首页> 中文学位 >两种不同宫颈锥切术对患者妊娠结局及宫颈机能不全的影响
【6h】

两种不同宫颈锥切术对患者妊娠结局及宫颈机能不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缩略词表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方法

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

3.2 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

3.3 手术方式对患者妊娠结局及宫颈机能不全的影响

3.4 宫颈锥切范围对患者妊娠结局及宫颈机能不全的影响

3.5 宫颈锥切术后至妊娠的时间间隔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3.6 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类型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讨论

4.1 宫颈锥切术对术后生育能力的影响

4.2 宫颈锥切术对早产、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4.3 宫颈锥切范围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4.4 宫颈锥切术后至妊娠时间间隔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4.5 宫颈锥切术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4.6 宫颈锥切术对宫颈机能不全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宫颈锥切术对妊娠结局及宫颈机能不全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宫颈锥切术(LEEP和CKC)对患者妊娠结局及宫颈机能不全的影响,为提高宫颈锥切术后患者妊娠结局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方法:
  收集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及宁波鄞州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因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Ⅲ级行宫颈锥切手术(包括LEEP和CKC)、年龄≤40岁、有生育要求、成功妊娠并分娩的99例患者进行生育情况随访,随访方式包括病史查阅及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情况,锥切类型,锥切次数,锥切范围及深度,术前术后病理,既往孕产史,术后至妊娠间隔时间,妊娠方式,妊娠胎数,分娩孕周,妊娠结局、有无宫颈机能不全,孕期情况和终止妊娠方式等。按照宫颈锥切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LEEP组(n=80)和CKC组(n=19),分别比较两种宫颈锥切术(LEEP和CKC)对患者妊娠结局及宫颈机能不金的影响.
  研究结果:
  1.99例患者中,顺产27例(27.3%),剖宫产72例(72.7%);有不良妊娠者(包括早产、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儿)者共38例(38.38%),其中早产14例(14.14%),胎膜早破12例(12.12%),低出生体重儿12例(12.12%)。
  2.LEEP和CKC两组妊娠妇女在分娩方式(平产,剖宫产)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早产,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儿等妊娠结局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方面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
  3.宫颈锥切的高度<2.5cm者75例,早产5例,胎膜早破4例,低出生体重儿5例,孕中期流产史4例,平产20例,剖宫产55例,发生宫颈机能不全者3例。宫颈锥切高度≧2.5cm者24例,早产9例,胎膜早破8例,低出生体重儿7例,孕中期流产史10例,平产7例,剖宫产17例,发生宫颈机能不全者8例。宫颈锥切高度比较中,锥切高度在早产儿,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儿,孕中期流产史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分娩方式中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锥切高度小于2.5cm的患者中有3例宫颈机能不全,宫颈锥切高度大于等于2.5cm的患者中有8例宫颈机能不全,两组患者中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
  4.所有患者锥切术后距妊娠时间间隔范围为4-39个月,平均13.6个月。我们以宫颈锥切术后至妊娠的时间1年为界,小于等于12月者34例,胎膜早破10例,早产12例,低出生体重儿9例,大于12月者65例,胎膜早破2例,早产2例,低出生体重儿3例,P值均小于0.05,手术至妊娠间隔时间对早产,胎膜早破及低出生体重儿有一定影响(P<0.05)。
  5.不同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类型患者术后在早产、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儿、孕中期流产史和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Ⅲ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INⅠ和CIN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论:
  1.LEEP和CKC在一定程度上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不同的锥切方式在不良妊娠结局上有差异,且CKC较LEEP术后会增加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
  2.术后至妊娠的时间间隔与宫颈锥切术后的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相关性,过早妊娠会增加早产,胎膜早破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
  3.宫颈锥切的手术方式和锥切的范围与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手术时应严格掌握两种术式的适应症,在保证切尽病变组织的前提下尽量地减少切割范围,减少宫颈锥切术后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
  4.患者锥切术后剖宫产率高与剖宫产指征相关,宫颈锥切术本身并不增加剖宫产率。
  5.宫颈上皮内瘤变类型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高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类型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