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项目学习的青少年环保科普活动设计与实施
【6h】

基于项目学习的青少年环保科普活动设计与实施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表目录

图目录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概念界定

1.4.1 项目学习

1.4.2 威金斯逆向设计理论

1.4.3 青少年环保科普活动

1.5 文献综述

1.5.1 项目学习

1.5.2 环保科普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分析法

1.6.2 行动研究法

1.7 技术路线

2.设定期望结果

2.1 构建单元整体设计

2.2 构架单元大概念

2.3 设立学习目标

2.3.1 需要思考的基本问题

2.3.2 能够预料的潜在误解

2.3.3 将会获得的知识技能

3.制定教学评价

3.1 建立GRASPS模型

3.2 使用形成性评价

3.3 编制评价量规表

4.设计项目活动

4.1 WHERETO元素

4.2 H元素设计

4.2.2 分组合作:保持学生学习动力(Hold)

4.3 E元素设计

4.3.1 建立KWL表:进行初步体验(Experience)

4.3.2 运用赛耶模型:寻找解决方案(Explore)

4.3.3 制定计划:做好实施准备(Equip)

4.3.4 实践操作:实施制定计划(Enable)

4.4 R元素设计

4.4.1 教师指导:引导学生反思(Reflect)

4.4.2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再思考(Rethink)

4.4.3 修改润色:完善作品与展示(Revise)

5.环保科普活动实施与反思——“设计新型垃圾处理厂”

5.1 活动实施

5.1.1 明确期望

5.1.2 制定标准

5.1.3 吸引兴趣

5.1.4 分工合作

5.1.5 初步体验

5.1.6 寻求方案

5.1.7 制作作品

5.1.8 引导反思

5.1.9 教师提问

5.1.10 展示评价

5.2 活动反思

5.3 活动总结

6.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环境与人类生活休戚与共,环境问题的频发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高的重视度。青少年的环保态度对环境的今后走向起到重要作用,但我国针对青少年的环保科普仍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建立在项目学习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通过文献分析、行动研究,设计并实施环保科普活动。本研究打破了项目学习在正式教学环境运用的常规模式,将项目学习与科普活动相结合。通过实践证明了项目学习在科普活动中能够提高青少年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帮助他们理解知识本质。
  本研究以“如何设计并实施有效的环保科普活动”为核心问题展开论述,采用威金斯逆向设计模型,将项目设计分为设定期望结果、制定项目评价与设计项目活动三个阶段。活动设计以期望为先导,着重于青少年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明确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根据WHERETO元素设计活动过程。通过理论框架的构建,本研究设计了单元项目“消失的垃圾焚烧厂”,由“垃圾焚烧工作者的传记”和“设计新型垃圾处理厂”两个部分构成。
  “设计新型垃圾处理厂”于杭州市京都小学开展活动实施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通过实践发现项目学习对环保科普活动的实施是切实有效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投入程度高、接受新知速度快、创新设计能力强。最后研究针对活动设计的不足之处,就评价指标设计、学生自由度把控与知识性输出等方面为今后环保科普活动的开展提供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