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美国白人社会中的爵士乐》第三、四章翻译报告
【6h】

《美国白人社会中的爵士乐》第三、四章翻译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Academic Achievements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1.2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2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Introduction of Music Literature Translation

2.2A Brief Introduction of Bassnett’s Theory

2.2.1 About Susan Bassnett

2.2.2 About Susan Bassnett’s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Chapter 3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3.1 Contentsand the Featuresof the Source Text

3.2 Pretreatment of the Source Text

Chapter 4 Application of Bassnett‘s Theor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4.1 At the Lexical Level

4.2 At the Syntactic Level

4.3At the textual level

Chapter 5 Conclusion

5.1Summary and Reflection

5.2Limitations of the report

参考文献

Appendix 1

Appendix 2

展开▼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而爵士乐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音乐类型之一。引进翻译高质量的有关爵士的资料将推动我国对音乐的研究,拓宽国人的音乐视野。因此,笔者翻译《美国白人社会中的爵士乐》第三、四章,并以此为例,分析这一爵士音乐文本的翻译过程以及翻译策略。提出了以苏珊·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指导此类音乐文本翻译的合理性。
  本报告首先通过梳理我国音乐文献翻译历程,分析当今音乐文献翻译现状,总结出音乐文献翻译作为音乐和翻译的交叉性学科,用于此类文献的翻译理论、翻译标准大多来自文学翻译理论。而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作为当代较为先进的翻译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科技翻译、经贸翻译、文学翻译等领域。巴斯内特提出,在翻译科学性文本时应尽量使用异化手段,而翻译文学性文本时译者则拥有更多的自由。她还提出了文化的不可译性,只能传达文化信息,因此提出了在处理含有文化元素的文本应尽量采用异化手段,避免文化信息丢失。在处理不可译性问题上,文化翻译观指导译者采取积极态度,与其纠结于不可译性问题存在与否,不如致力于解决不可译的问题。作者记录自身翻译过程,通过例子直观体现在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指导下,在有些文化性、音乐技术性文本处理上利用异化手段,译文的变化。由此,得出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在翻译已发生“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在音乐文献翻译中能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笔者此举,旨在抛砖引玉,使翻译工作者、研究者、学生,音乐学者、音乐爱好者等将更多前沿的翻译理论合理应用到音乐文献翻译中,甚至提出新的音乐文献翻译理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