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欧美大学教授治校运行模式研究
【6h】

欧美大学教授治校运行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欧美高校教授治校历史演进和现代变革

一、1208年—1500年:教授治校的形成阶段

二、1500—1810年:教授治校的巩固时期

三、1810—1945年:教授治校的完善时期

四、1945—现在:教授治校的变革阶段

第二章 欧美高校教授治校运行模式

一、欧洲大陆模式

二、英国模式

三、美国模式

四、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第三章 中国大学教授治校的尝试

一、教授治校思想在中国的百年历史追溯

二、中国大学教授治校的实践与探索——教授委员会

三、中国大学教授治校的现状

四、中国高校教授治校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中国大学教授治校的若干思考

一、科学认识教授治校的管理思想

二、维护教师主体地位

三、为教授治校提供组织保障

四、完善教授治校的法律法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我国一直在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但是其改革的方向一直集中在外部改革,对于内部而言,其改革的规模和方式都是滞后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自主办学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在新世纪我国改革的方向必然是对于高校其内部结构的调整,而且有必要把调整大学内部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但内部结构的治理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课题。欧美高校教授治校的思路为我国大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教授治校的历史非常悠久,萌芽于中世纪的巴黎大学,是西方高校典型的管理模式,在西方大学的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世纪德国现代大学构建起来的新型的“正教授治校”的组织模式,把教授管理大学事务的权力推向了极致。之后,美国大学增添的参与式管理也为教授治校提供了新鲜的血液。二十世纪以来,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随着高等教育办学环境的变化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种趋势主要是教师群体作为管理者和其他相关的利益群体一致参与大学的管理。作为欧洲高校主要的管理方式,教授治校是促使西方大学走向兴盛的重要原因。
   欧美大学因历史渊源、政治体制、经济水平等因素的不同,不同国家的教授治校在组织机制上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形态差异。按照大学里权力结构的占有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教授治校分为三种治理模式:欧洲大陆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其中欧洲国家的英国、德国和法国的治校最为典型。尽管,不同国度存在差异,但是其背后仍然体现出相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就是教授治校的核心所在。
   二十世纪上半叶,教授治校作为一种大学理念引进到我国,对促进我国大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在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制度被长时间地中断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深化发展,教授治校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大学也开始进行新的教授治校的尝试,努力构建符合我国高校情况的治理模式和结构。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大学的内部治理仍然存在严重的问题和危机。主要变现为对教授治校思想认识存在误区;高校管理体制当中的科层文化倾向;教授治校法律制度的缺失。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有鉴于此,我国大学的内部改革主要方向应该是向欧美大学借鉴教授治校的成功的经验,以便恢复教授和学术力量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权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