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合唱音乐中的俄罗斯情结
【6h】

中国合唱音乐中的俄罗斯情结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目次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选题意义、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2 序言

3 情之缘起——俄罗斯对中国合唱的历史影响

3.1 俄罗斯合唱在20世纪60年代前的发展及特点

3.2 中国合唱在20世纪60年代前的发展及特点

3.2.1 中国合唱的开化时期

3.2.2 中国合唱的启蒙时期。

3.2.3 中国合唱的生根时期

3.2.4 中国合唱的发展时期

3.2.5 中国合唱繁荣时期

3.3 俄罗斯对中国合唱的历史影响

3.3.1 俄中合唱交流的早期

3.3.2 俄中合唱交流的第一次繁荣期(20世纪20-40年代)

3.3.3 俄中合唱交流的第二次繁荣期(20世纪50年代)

3.3.4 俄中合唱交流的停滞期

4 总述之结——中国合唱受俄影响的总体特征

4.1 群众歌咏与政治活动紧密结合

4.1.1 俄革命歌曲与中国早期民主革命的关联

4.1.2 俄群众歌曲与我国抗战救亡战争时局的关联

4.1.3 俄群众歌曲与我国社会主义初建时期的关联

4.2 民族特性与本土化创作探索

4.2.1 受俄影响下的早期作曲家的民族化探索

4.2.2 受俄影响下的群众歌咏的本土化创作

4.3 指导路线与以饿为师

5 指挥之结——俄罗斯对我国合唱指挥的影响

5.1 俄罗斯对我国合唱指挥的历史影响

5.1.1 建国之前俄对我国专业合唱指挥的影响

5.1.2 建国之后俄对我国专业合唱指挥的影响

5.2 受俄影响的典型人物代表

5.2.1 严良堃

5.2.2 郑小瑛

5.3 我国合唱指挥体系的来源与继承

5.3.1 我国合唱指挥体系的人才积累

5.3.2 我国合唱体系的继承发展

6 演唱之结——俄罗斯对我国合唱演唱的影响

6.1 俄罗斯团队对我国合唱的影响

6.1.1 俄罗斯团队与我国交流的总体情况

6.1.2 与我国交流的俄罗斯代表性合唱团体

6.1.3 受俄影响的我国合唱团体

6.2 俄罗斯演唱对我国合唱的影响

6.2.1 俄罗斯的东罗马演唱风格

6.2.2 中国合唱演唱风格的变化

7.结之制约——俄罗斯情结对我国合唱发展的局限

7.1 认识上的偏移——群众歌咏与专业合唱的关系

7.1.1 群众歌咏在发展中的优势

7.1.2 合唱在选择过程中的取向性

7.1.3 合唱在传播过程中的简化型

7.1.4 专业团队的表率示范不足

7.2 欣赏上的偏颇——东罗马与西罗马的不同

7.2.1 演唱风格的不同

7.2.2 俄罗斯风格的变迁

7.2.3 东罗马风格为主的我国合唱

7.3 视野上的偏知——时代与创作的关系

7.3.1 饿罗斯合唱自身创作局限的原因

7.3.2 中国合唱创作受俄罗斯的影响

8.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俄罗斯合唱在我国流传很广,影响很深,并且随着这种影响的积淀深化成为我国合唱音乐中的俄罗斯“情结”。本文通过梳理俄罗斯对我国合唱的历史影响,来追寻我国合唱音乐中对俄罗斯的“情”之所起;通过剖析俄罗斯对我国合唱指挥教学体系、合唱创作、合唱演唱等方面的影响,来探究它在前“情”过程中“结”的具体表现。通过对己存在的历史和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辩证的认识和解读我国合唱音乐中的俄罗斯“情”和“结”,并探索这种情结给我国合唱所带来的局限性,包括群众歌咏与专业合唱上的认识偏移问题,东西罗马风格上的偏颇问题,以及时代和创作视野上的偏知问题等。通过解析历史,梳理情结所在的缘由,探宄其带来的影响及所产生的时效性,有助于更客观的把握我国的合唱艺术,为探索新形势下我国自身特色的合唱发展之路提供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