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前高中数学课堂小结现状调查及案例研究
【6h】

当前高中数学课堂小结现状调查及案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1.2.1 研究的问题

1.2.2 研究的方法

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1 课堂小结的理论研究

2.2.2 课堂小结的实证研究

3 理论基础

3.1 高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概念界定

3.2 课堂小结的策略概述

3.2.1 组织策略

3.2.2 内容策略

3.2.3 形式策略

3.2.4 思维策略

3.3 高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意义

3.3.1 教育心理学意义

3.3.2 系统论意义

3.3.3 教育美学论意义

4 高中数学课堂小结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调查问卷说明

4.1.1 调查对象的选择

4.1.2 调查的步骤过程

4.1.3 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

4.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4.2.1 高中数学教师对于课堂小结的认识与看法

4.2.2 高中生对于课堂小结的认识与看法

4.2.3 高中数学课堂小结中的问题

5 总结及对策

5.1 高中数学课堂小结策略的分课型探索

5.1.1 概念课的课堂小结

5.1.2 公式、定理课的课堂小结

5.1.3 习题课的课堂小结

5.1.4 复习课的课堂小结

5.2 高中数学课堂小结中反思能力的培养

5.2.1 反思的涵义

5.2.2 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基本途径

5.2.3 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案例分析

5.3 课堂小结改进后的实效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正在修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中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培养好“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情境与问题、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交流与反思。其中对于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概括能力和交流反思能力,往往容易被忽略。而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小结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
  俗语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描凤,神在点晴。”课堂教学同样如此,一个好的小结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还能成为贯通新旧知识,衔接前后内容的纽带。
  本文通过对师生的调查研究,结合案例分析当前高中数学课堂小结的现状,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看法:有效课堂小结,需要综合考虑几个维度:对课堂小结的正确认识是基础;把握课堂小结的时间与次数,选择对的时间小结是有效的保证;不流于形式,针对不同的课堂内容多角度、多样性地进行艺术性的小结是关键;最大化地发挥各种教学内容的小结功效是目标;设置悬念、开拓思维,埋下伏笔、激发求知欲,促成学生深层次的反思是小结的最终需求。
  针对问题,笔者还独到地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考虑,一方面结合上述几个维度尝试分课型(概念课、公式、定理课、习题课、复习课)对课堂小结策略的一般模式进行探索,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出应在教师反思的引导下进行学生反思的改进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