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文体的“觉醒”——《骆驼草》周刊散文文体研究
【6h】

文体的“觉醒”——《骆驼草》周刊散文文体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第一节 《骆驼草》周刊绿起

一、北京“荒漠化”的文化生态

二、从“骆驼”到“骆驼草”

三、从刊名看《骆驼草》的文学姿态

第二节 《骆驼草》周刊的研究现状

一、文学史的言说

二、学者的专著文章

三、学术论文与期刊文章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多种文体的“对话”与“独语”:《骆驼草》文体分类

第一节 人的发现:人生抒怀类散文和抒情小说

一、梁遇春:愁闷的精神“守墓者”

二、废名:过“桥”的“守塔人”

第二节 趣味的书写:翻译和文化小品

一、翻译类:对希腊精神的推崇

二、文化小品:“知之为知之”的常识普及

第三节 理论建树:文艺上的“对话”与“独语”

一、文学上的“第三国际”

二、对于文学运动、论战的态度

三、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四、从“文艺的理性化”到“生活的理性化”

第二章 构架“诗与散文之间的桥梁”——《骆驼草》之于诗化散文

第一节 来自“乡土”的浇注

一、题材的偏向:对于“小城”的构设

二、独特的视角:远观的“他者”

三、且“吟”且“忆”的叙说方式

第二节 “诗境”的生成

一、语体的独特追求

二、意境的营造与新文体的再生

第三节 “诗化散文”文学风格的形成

一、“审美在情”个性旨趣的初兵规模

二、冲淡、节制的风格内质

第三章 “理趣”之美的确立——《骆驼草》之于小品文

第一节 以雅化俗、智性观照下的写作

一、对于“民间”“民俗”的“趣味”描写

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三、“雅趣”与“俗趣”的内在统一

第二节 “理趣”之美的确立

一、理趣生成的基础:以。情一代入

二、说理的机趣

三、化“理”为趣的关键:理中寓情、情理携隐

第三节 “恩、情、识”三位一体的美学特色

第四章 “情智合致”——《骆驼草》之于“文抄体散文”

第一节 “文抄”抑或笔记:苦涩的智性散文

一、从《冰雪小品选》到《近代散文抄》

二、文抄的“兴”与“废”

三、“古今中外”的对照反思

第二节 “情”的隐遁与“智”的彰显

一、写作模式:披沙拣金式的“抄书”

二、对于“文抄”的价值确定:现代散文的“大乘”

三、“文抄”的写作目的:批判地鉴赏与思想清理

第三节 从文体革新看思想革命

一、思想清理的基础:对知识分子的反省与自我定位

二、“思想革新”的重点: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

结语:文体自觉下的个人言说——《骆驼草》之于1930年代初期散文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创刊于1930年的《骆驼草》周刊,提倡“有闲”和“不谈国事”的趣味写作。这一看似“谈闲话、玩古董”式的写作,实际上却凭借其深厚的学养与明达的思想对多种散文文体进行了自觉的建构尝试。
  论文拟以《骆驼草》周刊作为研究原点,具体分析了在《骆驼草》周刊上的创作对于诗化散文、文化小品和笔记体散文三种散文的文体建构有着怎样的贡献,进而确认《骆驼草》周刊对于三十年代初期散文文体建构的意义。文章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导言部分在介绍《骆驼草》周刊的缘起以及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而确认论文的选题为《骆驼草》周刊对三十年代初期散文文体建构的影响。主体部分第一章对《骆驼草》周刊的基本运作模式和内容、主题进行探析,以期对《骆驼草》本身以及创作内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骆驼草》建构现代散文全新体式的“野心”做简要的概述。第二章主要探讨《骆驼草》对诗化散文意境的营造、性灵的彰显的影响,从题材、形式和写作手法等方面对于该类散文的建构意义进行分析。第三章则侧重于分析《骆驼草》上由周作人开启的文化小品写作如何实现“思、情、识”三位一体,实则是想说明“理趣之美”的确立对于文化小品在美学追求上的重要意义。第四章重点研究《骆驼草》对于笔记体散文的影响,对于《骆驼草》如何从思想方面和价值取向上内在规定了此类散文的一些精神内质进行探讨。通过二、三、四章的论述,我们也能够从形式、写法、文学理念和思想内涵三个层面上对于《骆驼草》周刊本身进行逐渐深入的挖掘。更为重要的是“骆驼草”同人正是试图通过多种散文文体的写作,呼吁现代散文能够通过文体革命实现思想革命,从而实现再造文明的文化野心;因此文章的结语部分是对现代散文建构意义的总述。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是第一次从“文体”研究的角度确认《骆驼草》周刊的文学价值。在此基础上对于学界认为《骆驼草》周刊是消极的趣味化写作这一标签式评价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更正。而当我们在具体分析《骆驼草》周刊对于三种散文文体建构的影响时,实际上就更正了学界对于《骆驼草》周刊上述的这一标签式评价。论文立足于影响研究,同时注意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以具体的资料和文本分析作为立论的根据,力求对于《骆驼草》周刊有一个多维、立体的认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