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民工随迁子女小学阶段语文学习适应性问题与对策研究
【6h】

农民工随迁子女小学阶段语文学习适应性问题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农民工随迁子女

1.4.2 学习适应性

2 农民工随迁子女小学阶段语文学习适应性问题的具体表现

2.1 随迁子女语文学习环境差,作业完成率低,错误率高

2.2 随迁子女语文学习习惯差,目标不够明确,学习方式单一

2.3 随迁子女语文成绩差,口头表达能力弱,存在厌学情绪

3 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小学阶段语文学习适应性的原因分析

3.1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习环境及其家庭教育原因

3.1.1 家庭环境影响随迁子女的语文学习

3.1.2 家长学历和工作影响随迁子女的语文学习

3.1.3 家长家庭教育方式影响随迁子女语文学习

3.2 学生自身方面原因

3.2.1 学前教育差异导致文化和心理难以融入

3.2.2 学习方式不适应,学习兴趣不高

3.3 学校教师、本地家长学生方面原因

3.3.1 学校教师课堂教学、家校工作存在不足

3.3.2 学校教师对随迁子女的期望不高,评价较差

3.3.3 城市学生、家长的“排斥”

4 农民工随迁子女小学阶段语文学习适应性问题的调适策略

4.1 优化家庭环境,改善家庭教育,实施家校合力

4.1.1 农民工家长要为随迁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4.1.2 农民工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4.1.3 农民工家长要重视家校合力,改变教养方式

4.2 优化学校教育管理,提升教师能力素养

4.2.1 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

4.2.2 实施赏识教学,改变教学策略

4.3 提高随迁子女语文学习兴趣,促使主动适应融入

4.3.1 因生施教,授之以渔,激发兴趣

4.3.2 合作学习,以优帮差,主动融入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随着城市化的加快,举家来到城市打工,与之而来,这些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引起了当今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对杭州市抚宁巷小学、杭州市求知小学(求真校区)和杭州市回族穆兴小学这三所随迁子女较多具有一定代表性小学的农民工随迁子女进行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参与式观察,发现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落后于同年级城市本地生。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作业经常少做或不做,阅读面相对比较狭窄,口语表达欠缺,写作能力差,在语文学习上存在难以融入的不适应问题。研究还发现,农民工随迁子女语文学习不适应的原因主要有:随迁子女的家庭环境、家长学历和工作及其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卓越;随迁子女自身文化和心理难以融入,学习方式不适应,学习兴趣不高;学校教师对随迁子女的期望不高、评价较差,城市学生、家长的“排斥”等方面。本研究结合行动研究,初步探索出农民工随迁子女小学阶段语文学习适应性的调适策略:优化随迁子女家庭环境,提高农民工家长素养,改善农民工家庭教育;改变教学策略,创建平等、和谐、民主的校园教学环境;授之以渔,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开展合作学习以优帮差,促进主动融入。希望通过以上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的引导,让这些随迁子女能够尽快适应到城市学校的语文学习之中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