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数学“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研究——以开发区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为例
【6h】

初中数学“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研究——以开发区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2.1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2.2 “走班制”分层教学

2.3 国外研究现状

2.4 国内研究现状

2.5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数学学习现状

3 分层教学理论基础

3.1 “掌握学习”理论

3.2 “因材施教”理论

3.3 “最近发展区”理论

3.4 分层教学基本原则

4 初中数学“走班制”分层教学实验

4.1 目标

4.2 理论基础

4.3 实验假设

4.4 实验变量

4.5 实施步骤

4.5.1 学生分层编班

4.5.2 教学目标分层

4.5.3 课堂教学分层

4.5.4 练习、作业分层

4.5.5 评价分层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

4.6.1 学科教学质量变化

4.6.2 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变化

4.8 本文“走班制”分层教学实验的缺陷和不足

5 “走班制”分层教学案例分析

5.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教学设计

5.2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导学案

6 反思与展望

6.1 结论和意义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化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轰轰烈烈,一系列优化的教学模式被提出并得到推广,以往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得以扭转。但是,一轮又一轮课改的触角是否延伸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亦如其他学校开展得轰轰烈烈呢?本研究基于分层教学理论,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对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八年级三个平行班进行一个学年的研究,旨在研究以下四个问题:
  (1)当前学校初中数学学习现状如何?
  (2)如何开展初中数学“走班制”分层教学?
  (3)开展“走班制”分层教学对学生学习和教学质量提升是否有积极影响?
  (4)开展“走班制”分层教学给老师哪些影响?
  运用实验法、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研究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探究得出基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初中数学“走班制”分层教学实施策略,分析在开展实验前、实验后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变化。
  “走班制”分层教学包括学生分层编班,教学目标分层,课堂分层,作业分层和评价分层五个环节,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升了教师职业成就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走班制”分层教学有利于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