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症状性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影响因素分析
【6h】

症状性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10]

1.2 排除标准[10]

2 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实验分组

2.3 实验步骤

2.4 部分观察参数标准定义

2.5 检查方法简介

2.6 病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3 统计方法

结果

1 再狭窄组与非再狭窄组各项临床参数比较

1.1 支架再狭窄组与非再狭窄组一般情况参数比较

1.2 支架再狭窄组与非再狭窄组既往情况参数比较

1.3 支架再狭窄组与非再狭窄组术前化验指标参数比较

1.4 支架再狭窄组与非再狭窄组术后服药情况参数比较

1.5 支架再狭窄组与非再狭窄组支架信息及术前、术后靶血管狭窄程度参数比较

1.6 支架再狭窄组与非再狭窄组颈部血管超声对靶血管对侧血管评估情况参数比较

1.7 再狭窄相关因素的相关分析

2 患者无卒中生存率统计

讨论

1 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研究现况

2 本研究中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可能影响因素分析

2.1 糖尿病及餐后2小时血糖

2.2 术后吸烟

2.3 体重指数

2.4 血小板计数

2.5 体力活动量

2.6 其他

3 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

4 问题与展望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症状性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并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CTA或DSA随访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率。将临床资料完整的49例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分为再狭窄组(n=9)及非再狭窄组(n=40)。对两组一般情况、既往情况、术前化验结果、术后药物服用情况、支架信息、靶血管术前及术后狭窄程度等有无差异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再狭窄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49例患者有49处狭窄,置入支架49枚,平均随访时间为(22.24±11.46)个月(6个月至4年)。CTA随访38例,DSA随访11例。9例(9/49,18.36%)出现>50%的再狭窄。术前平均狭窄率为(80.59±10.57)%,术后即刻平均狭窄率为(11.65±6.47)%。支架再狭窄组与非再狭窄组在有无体重指数、体力活动量、糖尿病、既往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史、术后吸烟史、血小板计数及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再狭窄与糖尿病有相关性(β=4.852,P<0.05)。
  结论: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再狭窄组与非再狭窄组在体重指数、体力活动量、糖尿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史、术后吸烟史、血小板计数及餐后2小时血糖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狭窄的影响因素为糖尿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