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特点与显微手术治疗
【6h】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特点与显微手术治疗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2 治疗策略

结果

1 本组患者影像学表现

2 两组病例病变切除率比较

3 术后病情变化

4 两组术后面神经损害情况比较

讨论

1 颅内表皮样囊肿

2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特点

3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手术治疗

4 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治疗措施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特点和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手术方法优劣。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3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颅内表皮样囊肿21例的临床资料,21例患者(包括15例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患者)均采用单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回顾文献,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10例均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患者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
  21例表皮样囊肿在影像学上呈典型表现17例(77.3%),非典型表现4例(22.7%);病变位于桥小脑角15例,中颅窝底1例,位于右侧颞叶、小脑蚓部、左侧额颞叶、左侧眼眶内、第四脑室各1例;肿瘤全切17例(81.0%),次全切4例(19.0%),死亡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无菌性脑膜炎1例,面瘫4例。术后随访3月-1年,4例面瘫患者症状有所改善,无复发病例。两组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患者手术全切率无差别(P=0.626>0.05),术后新发面神经功能障碍率无差别(P>0.05)。
  结论:
  绝大部分表皮样囊肿在CT上呈低密度,MRI上呈长T1WI长T2WI信号,在DWI上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后不强化,其表现特异,诊断明确;对于非常见部位表皮样囊肿在影像学上表现不典型者明确诊断较为困难,其性质往往需术中所见或术后病理证实。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扩大了手术视野,消除了手术盲区,提高了手术全切率的认识,在手术操作中并不影响面神经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