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6h】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

3 检测项目及方法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PVT组与无PVT组肝硬化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2 PVT组与无PVT组肝硬化患者相关检查特点分析

3 PVT组与无PVT组肝硬化患者相关临床表现分析

4 PVT组与无PVT组肝硬化患者相关并发症分析

5 PVT组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栓位置分析

6 肝硬化合并PVT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讨论

1 肝硬化合并PVT的发病率

2 肝硬化合并PVT的临床特点

3 肝硬化合并PVT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新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PV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对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感染性疾病中心诊治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65例(PVT组),选取同阶段肝硬化无PVT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无PVT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筛选出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PVT组与无PVT组肝硬化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病因、WBC、PLT、INR、APTT、FIB、SCr、TBIL、脾静脉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FDP、HB、ALB、门静脉主干内径、脾脏厚度、脾脏长度、Child-Pugh分级标准、脾脏切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肠梗阻、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痛、发热、上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OR=4.290,P<0.000)、门静脉主干内径(OR=1.294,P=0.023)是肝硬化合并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肝硬化程度重、D-二聚体和FDP水平高、门静脉主干内径宽的肝硬化患者PVT发病率高。PVT可使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加重和并发症明显增加。D-二聚体水平增高、门静脉主干增宽是肝硬化合并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