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天山中段天山云杉林森林水文效应研究
【6h】

天山中段天山云杉林森林水文效应研究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本项研究的主要任务

1.3本研究的创新点

1.4技术路线

第二章森林水文学研究概况

2.1森林水文学

2.2森林水文学国内外研究概况

2.3森林水文学主要研究成果

2.4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

第三章研究区概况

3.1自然概况

3.2社会经济条件

3.3试验地基本情况

第四章研究方法及数据收集

4.1降雨量的测定

4.2林冠穿透雨量的测定

4.3树干干流量的测定

4.4林冠截留量的测定

4.5枯落物层水文特征测定

4.6土壤层水文特征测定

4.7径流场地表径流量试验方法

第五章结果与分析

5.1林冠层对降雨的截留效应

5.2枯落物层的水文效应

5.3土壤层的水文效应

5.4林内外地表径流量对照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

6.1结论

6.2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介绍了森林水文学的概念、研究进展和实际运用,并以国家林业局新疆天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为依托,用定位定量研究的方法,以降水、截留、径流的运动路径为主线,根据天山云杉林生态系统对水分传输和水量转化的作用过程,研究了天山云杉林对降水的调蓄规律。 1.在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对实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天山云杉林林冠截留降水模型,林内穿透雨量与降雨量回归模型:T=0.9273P-1.3612,R<'2>=0.997;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回归模型:I=0.069P+1.399,R<'2>=0.899;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之间也呈良好的相关性:R<,I>=87.132P<'-0.5306>, R<'2>=0.8323,截留率模型表明:林冠截留率随降雨量增大而减小。 2.对天山云杉林内和林外草地枯落物储量、枯落物持水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天山云杉林内枯落物蓄水能力是林外草地的15.4倍。 3.对天山云杉林内和林外草地的土壤物理特性、渗透性能、蓄水能力、水分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天山云杉林内土壤的结构和水文功能均优于林外草地。 4.对天山云杉林内和林外草地地表径流和产流产沙量研究,结果表明林地与草地对地表径流和泥沙流失都有削减作用,林地对地表径流和泥沙产量削减作用更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