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紫草毛状根的诱导研究
【6h】

新疆紫草毛状根的诱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概况

1.1.1细胞培养

1.1.2毛状根培养

1.1.3毛状根生物反应器培养

1.1.4毛状根遗传转化的应用

1.1.5毛状根遗传转化存在的问题

1.2紫草的概况

1.2.1紫草的种类

1.2.2紫草的生物学特征

1.2.3紫草的分布

1.2.4紫草的化学成分

1.2.5紫草的药用价值

1.2.6紫草的其它价值

1.2.7紫草的资源现状

1.3紫草的研究现状

1.3.1紫草素的化学合成

1.3.2紫草的人工栽培

1.3.3紫草的组织和细胞培养

1.3.4紫草的毛状根培养

1.4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研究目的、意义

1.4.2主要内容

1.4.3技术路线

第二章毛状根诱导

2.1材料

2.1.1植物材料

2.1.2发根农杆菌菌株

2.1.3培养基

2.1.4抗生素

2.1.5主要仪器设备

2.2试验方法

2.2.1菌株及其培养

2.2.2无菌苗的获得

2.2.3抗生素敏感性实验

2.2.4不同发根农杆菌对毛状根诱导的影响

2.2.5不同苗龄对毛状根诱导的影响

2.2.6不同外植体及OD值对毛状根诱导的影响

2.2.7培养基对毛状根诱导的影响

2.2.8乙酰丁香酮(AS)对毛状根诱导的影响

2.2.9培养条件、实验设计及观察记载项目

2.3结果与分析

2.3.1抗生素敏感性实验

2.3.2发根农杆菌对毛状根诱导的影响

2.3.3外植体对发根的影响

2.3.4不同苗龄对发根的影响

2.3.5不同OD值及外植体对发根诱导的影响

2.3.6培养时间及外植体、菌液浓度对发根的影响

2.3.7不同培养基对发根的影响

2.3.8 AS对发根的影响

2.4讨论

2.4.1关于选择剂

2.4.2关于除菌剂

2.4.3发根农杆菌、苗龄对发根诱导的影响

2.4.4关于预培养

2.4.5关于菌液浓度

2.4.6关于外植体

2.4.7关于毛状根诱导率低的原因及建议

第三章毛状根的PCR检测及测序分析

3.1材料与方法

3.1.1材料

3.1.2方法

3.2结果与分析

3.2.1 rolC基因的电泳检测

3.2.2 rolC基因的序列分析

3.3讨论

第四章毛状根的固体培养

4.1材料与方法

4.1.1材料

4.1.2方法

4.2结果与分析

4.3讨论

第五章结论

5.1抗生素敏感性实验

5.2发根农杆菌对发根的影响

5.3苗龄对发根的影响

5.4外植体及OD600值对发根的影响

5.5培养基对发根的影响

5.6 AS对毛状根诱导的影响

5.7毛状根的PCR检测及测序分析

5.8毛状根的固体培养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新疆紫草作为新疆特色药用植物,它的提取物紫草宁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等方面。本实验利用发根农杆菌感染新疆紫草,研究了发根农杆菌菌株、OD600、苗龄、外植体、培养基、乙酰丁香酮对发根诱导的影响。 1.以新疆紫草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梯度抗生素处理未转化和转化子叶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和头孢噻肟钠对新疆紫草子叶出愈率和发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对新疆紫草子叶的筛选适宜浓度为60mg/L,头孢噻肟钠对新疆紫草子叶除菌适宜浓度为600-1000mg/L。抑菌继代周期为12d,若提高Cef的浓度应缩短继代周期。 2.发根农杆菌MSU440与新疆紫草子叶共培养,当OD600为0.5时诱导出毛状根。红色的毛状根在无激素培养基中能旺盛生长且稳定。经PCR检测及序列分析,证实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rolC基因整合入新疆紫草毛状根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 3.红色的毛状根在B5无激素固体培养基中培养能旺盛生长且稳定,每25-30d继代一次,月平均增殖达7~9倍,建立了保存毛状根的固体培养技术体系。 4.首次利用发根农杆菌MSU1440感染并成功地诱导出新疆紫草毛状根,获得了激素自主、快速伸长生长、多分支、多根毛的新疆紫草毛状根株系,初步建立了新疆紫草毛状根诱导体系,为利用毛状根培养技术生产紫草素奠定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