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葵花籽粕蛋白提取及其改性研究
【6h】

葵花籽粕蛋白提取及其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葵花籽简介

1.2 葵花籽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应用

1.2.1 葵花籽油的营养价值及其应用

1.2.2 葵花籽蛋白的价值及应用

1.2.3 绿原酸应用及营养价值

1.2.4 葵花籽副产物深加工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绿原酸的提取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植物蛋白提取

1.3.3 葵花籽粕蛋白脱色工艺的研究

1.3.4 蛋白质改性技术研究

1.3.5 超微粉碎技术应用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超声波辅助醇提法脱除脱脂葵花籽粕绿原酸工艺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试剂

2.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2.1.4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浓度乙醇对提取绿原酸的影响

2.2.2 超声波功率对提取绿原酸的影响

2.2.3 超声波辅助提取时间对提取绿原酸的影响

2.2.4 pH对提取绿原酸的影响

2.2.5 温度对提取绿原酸的影响

2.2.6 料液比对提取绿原酸的影响

2.2.7 响应面优化提取条件的试验结果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声波辅助提取葵花籽粕蛋白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原料处理方法

3.2.2 考马斯壳蓝法测定蛋白标准曲线绘制

3.2.3 超声波辅助碱液法提取葵花籽粕蛋白的单因素试验方法

3.2.4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蛋白质工艺试验设计方法

3.3 结果及分析

3.3.1 料液比对葵花籽粕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3.3.2 超声时间对葵花籽粕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3.3.3 超声功率对葵花籽粕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3.3.4 pH对葵花籽粕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3.3.5 温度对葵花籽粕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3.3.6 响应面实验设计

3.3.7 响应面试验设计模型及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葵花籽粕蛋白质的脱色工艺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仪器

4.1.2 材料与试剂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葵花籽粕等电点的测定结果

4.2.2 活性炭对葵花籽粕蛋白液的脱色效果

4.2.3 双氧水对葵花籽粕蛋白提取液脱色效果研究

4.2.4 不同方法处理对葵花籽粕蛋白脱色效果比佼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超声波处理对葵花籽粕蛋白质理化和功能性质的改性研究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试验设备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超声波功率对葵花籽粕蛋白NSI的影响

5.2.2 蛋白浓度对葵花籽粕蛋白NSI的影响

5.2.3 超声时间对葵花籽粕蛋白NSI的影响

5.2.4 超声波不同功率处理后对蛋白质的紫外光谱扫描影响

5.2.5 超声波不同功率处理对蛋白质起泡性及其起泡稳定性的影响

5.2.6 超声波不同功率处理对蛋白质的乳化性及乳化稳性的影响

5.2.7 超声功率对葵花籽粕巯基、二硫键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超微粉碎技术对葵花籽粕蛋白质结构及其功能性质的影响

6.1 试验材料和方法

6.1.1 材料与试剂

6.1.2 试验设备

6.1.3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SDS聚丙烯酰胺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结果

6.2.2 超微粉碎、普通粉碎处理对蛋白质微观结构的影响

6.2.3 超微粉碎处理对蛋白质的流动性、粘着性、结块性的影响

6.2.4 超微粉碎处理对葵花籽粕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葵花籽粕蛋白含量高达30%~40%,属于优质蛋白,但在油脂加工过程中,因挤压受热及有机溶剂的使用,造成蛋白质变性,且葵花籽自身所含有的绿原酸也影响了葵花籽粕蛋白质的利用。
  本文采用超声波及超微粉碎技术针对葵花籽粕绿原酸脱除,蛋白质的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试验确定最佳超声波辅助脱除绿原酸的条件为:料液比1∶15(g/mL)、乙醇浓度60%、超声时间30min、超声功率150W,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得率可达到2.34%,脱除率达到95.04%。
  (2)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试验确定最佳葵花籽粕蛋白的提取条件为∶pH10、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90min、功率700W、料液比1∶25(g/mL)。在此条件下脱脂葵花籽粕蛋白的提取率为73.0324%。
  (3)通过最小显著差异法进行比较,得出双氧水与活性炭对葵花籽粕蛋白的脱色效果均有显著性差异,但由于活性碳的使用造成了大量蛋白质的损失,因此我们选择双氧水进行脱色,最佳脱色效果为:L*60.5,a*0.46,b*10.08。
  (4)当超声波功率低于500W时,葵花籽粕蛋白质的溶解度随功率的升高而增加,高于500W时,其溶解度变化不大,400W时葵花籽粕蛋白的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均达到最大值,巯基在400W时,含量达到最低,而二硫键最高。因此,超声波对葵花籽粕蛋白改性显著,且改性后的蛋白具有更好的功能活性。
  (5)分子量测定表明:葵花籽粕蛋白的分子量多数分布于20~45KDa之间;超微粉碎技术可使蛋白质颗粒的内部结合力丧失,可使得蛋白质的理化特性发生改变,达到物理改性的效果。结果表明:经超微粉碎处理后,葵花粕蛋白质的粘着性、流动性、结块性均有所改善;溶解度、乳化性、起泡性均提高近1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