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北疆蜱种鉴定及蜱传疾病调查研究
【6h】

新疆北疆蜱种鉴定及蜱传疾病调查研究

 

目录

封面

课题来源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主要符号表

引言

第一章新疆北疆——阿拉山口地区硬蜱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新疆北疆——阿拉山口地区硬蜱携带病原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新疆北疆——乌苏地区软蜱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新疆北疆——乌苏地区软蜱携带病原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创新点

综述:蜱及蜱传病的研究概况

1.蜱的研究进展

2.蜱及蜱传病的危害

3.新疆蜱及蜱传病的流行情况

4.新疆蜱及蜱传疾病研究的意义

5.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对新疆北疆地区,尤其是北疆边境线地区蜱类进行蜱种鉴定和蜱传病原检测。
  方法:(1)在新疆北疆边境地区—阿拉山口采集游离硬蜱及虎鼬寄生硬蜱;在与阿拉山口相同纬度的乌苏地区采集鸽子和鸡寄生软蜱;结合蜱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对所采集的蜱进行蜱种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2)采用PCR检测技术,对采集的蜱分别通过无形体及埃立克体的线粒体16S rDNA基因、莱姆病螺旋体的5S-23S rRNA基因间隔区、立克次体的17kDa、ompA、gltA、16s rRNA、ompB和sca1基因及回归热螺旋体的MST2、MST3、MST4、 MST5、MST6、MST7基因间隔区进行蜱媒性病原检测,并对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确定病原体的基因型,进一步进行系统发育分析。
  结果:(1)阿拉山口地区采集的硬蜱共鉴定出2亚科4属7种,分别为:璃眼蜱属1种:亚洲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血蜱属1种:短垫血蜱Haemaphysalis erinacei,革蜱属2种:银盾革蜱Dermacentor niveus和边缘革蜱Dermacentor marginatus,扇头蜱属3种:图兰扇头蜱Rhipicephalus turanicus、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us和囊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 bursa;在乌苏地区共检测出软蜱1亚科1属1种,即波斯锐缘蜱Argas persicus。(2)阿拉山口地区的三种游离蜱(亚洲璃眼蜱、边缘革蜱和血红扇头蜱)无形体总阳性率3.29%,埃立克体总阳性率12.5%,莱姆病螺旋体总阳性率34.87%;其中亚洲璃眼蜱无形体阳性率5.08%,埃立克体阳性率18.64%,莱姆病螺旋体阳性率57.63%,均高于其他两种蜱;血红扇头蜱仅检出莱姆病螺旋体核酸。经测序分析分别为Anaplasma ovis、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Erhlichia chaffeeuisis、Erhlichia chaffeeuisis和B. burgdorferi sensu stricto基因型;在阿拉山口地区游离边缘革蜱中检测到Rickettsia raoultii核酸;在虎鼬脾脏中检测到Erhlichia chaffeeuisis核酸;乌苏地区软蜱均未检测到无形体、埃立克体、莱姆病螺旋体和回归热螺旋体检测核酸。
  结论:(1)在阿拉山口地区获得的7种硬蜱中,亚洲璃眼蜱为优势蜱种,短垫血蜱是虎鼬的主要寄生蜱,在阿拉山口地区首次发现囊形扇头蜱和图兰扇头蜱;首次报道了我国波斯锐缘蜱的16S rDNA序列,并发现寄生于鸽子和鸡体表的波斯锐缘蜱16S rDNA序列具有宿主差异性。(2)在阿拉山口地区的游离蜱中检测到 Anaplasma ovis、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Erhlichia chaffeeuisis和 B. burgdorferi sensu stricto核酸及在游离边缘革蜱中首次检测到检测到R. raouhii核酸,证明该地区有这5种病原的自然疫源地;在虎鼬脾脏中检测到Erhlichia chaffeeuisis核酸,证明虎鼬是该病原的贮菌宿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