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6h】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1)探讨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对肝脏各种良恶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及局限性;(2)在DWI中,探讨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最佳ADC界值,评价DWI对肝脏各种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3)对在动态增强MRI检查上表现不同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分组,分别探讨其在DWI检查中ADC值的差异。 方法:收集自2005年9月至2007年3月期间,400例临床怀疑有肝占位的患者于该院行常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和扩散加权成像,应用GE 1.5T SIGNA EXCITE Ⅱ磁共振成像系统,后处理工作站(ADW4.2),应用腹部相控阵(TORSOPA)线圈。除外肝左叶病变及直径小于1cm的病变,除外配合失败的患者,最终包括287例患者368个病灶。 常规MRI平扫观察病变的大小和信号强度。动态增强检查采用顺磁性对比剂Gd-DTPA,观察病变的强化类型,对于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观察病变于动态增强检查中注入对比剂后达到均匀强化的延迟时间。 扩散加权成像采用白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结合呼吸门控技术,取b值为500s/mm<'2>,测量肝脏各种病变的ADC值,同时测得280例患者肝实质的ADC值,其中145例患者为肝硬化,135例为正常。用平均值士标准差的方式表示ADC值,用方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比较肝脏各种病变以及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ADC值差异,用t检验的方法比较肝细胞肝癌以及肝脏转移瘤的瘤/肝ADC比值的差异,首次将海绵状血管瘤依据动态增强检查中达均匀强化的延迟时间的不同,分为快速(延迟时间<2分钟)、中等速度(延迟时间2~5分钟)及慢速(延迟时间>5分钟)三组,用秩和检验的方法比较三组间的ADC值差异,利用ROC曲线等统计学方法确定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最佳界值,并评价其对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等参数。 结论:MRI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检查对肝脏大多数良恶性作出可靠诊断及鉴别诊断,但对于少数不典型病变诊断存在困难。DWI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肝脏病变:MRI检查的常规序列之一,能够辅助常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增加肝脏病变MR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对于常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表现不典型的病变,可减少误诊率。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ADC值与动态增强病变达均匀强化时间有关,病变达均匀强化速度较慢的海绵状血管瘤ADC值明显低于快速和中速的病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