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昏迷患者脑诱发电位及瞬目反射分析与预后评估
【6h】

昏迷患者脑诱发电位及瞬目反射分析与预后评估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昏迷患者脑诱发电位及瞬目反射特点,并结合GCS评分探讨其对昏迷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中GCS评分为3-12分的昏迷患者40例,于昏迷后24小时内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及瞬目反射(BR)检查,同时对患者进行GCS评分、脑干反射等临床评估,观察患者1个月时的预后。BAEP、SEF采用Cant分级标准分组,BR根据检查结果分组,预后分为好转、持续昏迷状态和死亡。部分患者行动态检测,分别于昏迷24h内、1周、1个月时进行检测,观察指标变化,根据患者1个月指标变化分为A组:BAEP、SEP、BR至少一项好转,其余项无变化;B组:三项均无变化;C组:至少一项恶化,其余项无变化;D组:部分项目好转,部分项目恶化。动态检测者随访3个月。
  结果:40例患者,1个月内死亡23例,持续昏迷状态13例,好转4例。
  1.BAEP、SEP、BR、GCS评分与预后的关系:BAEP11例正常(Ⅰ级),14例异常(Ⅱ级),表现为Ⅰ波后各波潜伏期(Lat)延长、波幅(Amp)减低,V/I波幅比<1/2,波形离散,波间期(IPI)延长等,15例单侧或双侧未能引出可靠的V波(Ⅲ级)。Ⅰ、Ⅱ级相对预后好,死亡率36%,Ⅲ级预后差,死亡率达939%,BAEP各级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P在昏迷急性期异常率较高(85%),40例患者SEP检测仅6例正常(Ⅰ级),22例皮层电位全部消失(Ⅲ级),12例异常者(Ⅱ级)表现为皮层电位潜伏期延长,N20波波幅严重降低,波形离散等。Ⅰ、Ⅱ级相对于Ⅲ级预后好,SEP各级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患者BR均异常,其中30例即使在超强刺激下也完全没有反应,9例双侧引出R1,1例仅单侧引出R1,均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或低波幅反应,所有患者BR均未引出R2和/或R2’,BR有无反应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89,P>0.05)。全部患者GCS评分在3-11分范围内,评分3分者26例,20例死亡,死亡率77%,评分4-11分者14例,3例死亡,死亡率21%。不同程度昏迷患者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BAEP、SEP、BR与GC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BAEP、BR与GCS评分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与GC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SEP与GCS评分则呈正相关(rs=0.633,P<0.01)。
  3.动态检测:15例患者得以动态检测。A组5例BAEP、SEP至少一项好转,其中3例BR在昏迷24h内不能引出任何波形或仅引出波幅减低的R1,复查时有明显改善,表现为R1波形分化较前清晰,甚至能引出R2,随访时5例均处于持续昏迷状态;B组1例好转,1例持续昏迷;C组8例BAEP、SEP至少一项恶化,7例BR持续未能引出肯定波形,1例三次检测均为双侧引出波幅减低、潜伏期正常的R1。动态检测各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BR从该分析中去除结果无变化。
  结论:BAEP、SEP、GCS评分对昏迷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BR在昏迷急性期有不同程度损害,尚不能准确预测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