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IL-17、IL-6、COX-2和TGF-β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6h】

IL-17、IL-6、COX-2和TGF-β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 主要材料和试剂

1.1 组织标本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主要溶液的配制

3 实验方法

3.1 组织切片准备

3.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3.3 免疫组织化学对照实验

3.4 结果判定

4 统计分析

结果

1 IL-17、IL-6、COX-2和TGF-β1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2 IL-17、IL-6、COX-2和TGF-β1在CIN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3 IL-17、IL-6、COX-2和TGF-β1的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4 IL-17、IL-6、COX-2和TGF-β1四者之间表达的相关性

讨论

1 宫颈癌的致病因素

2 IL-17的结构与功能

3 IL-6的结构与功能

4 COX-2的结构与功能

5 TGF-β1的结构与功能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细胞因子IL-17和IL-6与子宫颈癌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世界范围内女性第三高发的恶性肿瘤,居乳腺癌和大肠癌之后。据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2008年的数据统计,我国有7.5万子宫颈癌新发病例,占全球新发病例的14%;而子宫颈癌死亡病例高达3.3万,占全球女性肿瘤死亡病例的12%。2011年一项调查显示,全球子宫颈癌新发病例在过去的30年间(1980-2010)逐年上升,年均增长率达0.6%[1]。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过程,即由宫颈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原位癌的一系列病理变化。CIN已被国内外病理学者和妇科肿瘤学者所接受。因此,研究和阐明子宫颈癌,尤其是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对子宫颈癌的预防和靶向性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检测IL-17、IL-6、COX-2和TGF-β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及CIN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这些指标在宫颈癌CIN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评判它们作为病理诊断的辅助手段及参与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进而为合理的临床干预、治疗提供帮助。
  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病理科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宫颈锥切石蜡标本及手术切除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石蜡标本共120例,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90例(CINⅠ、CINⅡ和CINⅢ各30例),宫颈癌组织30例;以及子宫平滑肌瘤切除标本的正常宫颈组织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中IL-17、IL-6、COX-2和TGF-β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的变化。实验数据的统计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数据。
  结果:
  1.IL-17、IL-6、COX-2和TGF-β1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依次增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38.210,P<0.01;X2=30.006, P<0.01;X2=35.076, P<0.01;X2=44.161, P<0.01)。
  2.在CIN组织中IL-17、IL-6、COX-2和TGF-β1表达的阳性率随着CIN级别的增高而逐渐增高。CINⅠ与CINⅢ比较,IL-17、IL-6、COX-2和TGF-β1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X2=18.515,P=0.001;X2=14.506,P=0.002;X2=14.272, P=0.003; X2=16.223, P=0.001)。 CINⅠ与CINⅡ比较,IL-17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X2=9.494,P=0.023),而IL-6、COX-2和TGF-β1阳性表达率在CINⅠ与CINⅡ、CINⅡ与CINⅢ的比较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
  3.在宫颈癌组织中,IL-6、COX-2和TGF-β1阳性表达随着临床病理分期的升高,其阳性表达率升高,Ⅰ期、Ⅱ期与Ⅲ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X2=11.607, P=0.03; X2=10.00, P=0.007; X2=11.674, P=0.03), IL-17的表达随着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升高,其阳性表达率升高,但Ⅰ期、Ⅱ期与Ⅲ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7.143,P=0.28)。IL-17、IL-6、COX-2和TGF-β1阳性表达随组织学分级的升高阳性表达率升高,G1级组织中IL-17、IL-6、COX-2和TGF-β1阳性表达率与G2、G3级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0.770,P=0.01; X2=7.873, P=0.049; X2=19.714, P=0.000; X2=10.770, P=0.001)。
  4.IL-17、IL-6、COX-2和TGF-β1表达呈正相关(分别为r=0.584,p<0.01;r=0.467,P<0.01; r=0.393,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IL-17、IL-6、COX-2和TGF-β1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依次增高,推测IL-17、IL-6、COX-2和TGF-β1可能参与了宫颈癌发生、发展及恶性转化的全过程。
  2.在CIN组织中IL-17、IL-6、COX-2和TGF-β1的阳性表达率随着CIN级别的增高而逐渐增高。CINⅢ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CINⅠ,提示IL-17、IL-6、COX-2和TGF-β1可能参与了CIN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其中IL-17在CINⅡ中的表达显著高于CINⅠ,是否可以作为新的免疫学指标来评价低级别与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有待于深入研究。
  3.在宫颈癌组织中,IL-17、IL-6、COX-2和TGF-β1的表达随着临床病理分期的升高,其阳性表达率升高;随组织学分级的升高,IL-17、IL-6、COX-2和TGF-β1阳性表达率亦升高。由此推测IL-17、IL-6、COX-2和TGF-β1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宫颈鳞状细胞癌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参与了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演进过程。
  4.IL-17、IL-6、COX-2和TGF-β1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推测从正常宫颈上皮→CIN→鳞状细胞癌过程中可能存在它们的协同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