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探讨
【6h】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环境

1.1.2 研究对象

1.1.3 研究方法

1.1.4 诊断标准

1.1.5 抗菌药物应用方法

1.1.6 统计方法

1.2 结果

1.2.1 基本资料

1.2.2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1.2.3 感染情况

1.2.4 发热情况

1.3 讨论

1.3.1 TACE中抗菌药物的应用

1.3.2 感染情况

1.3.3 发热情况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干预前后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感染率、感染类型及分布、发热率、最初发热时间、热程、平均发热体温及最高发热体温之间的差异,以指导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规范应用。
  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13年9月在天津市某三甲医院放射科行介入治疗的8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依据《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确定诊断。术前行肝肾功能、凝血四项、血常规、血糖及AFP等实验室检查,胸片、心电图、腹部CT或MRI检查,明确肿瘤部位、大小和范围等,无手术禁忌症者皆以导管超选择插入肿瘤的供血动脉,以卡铂+氟尿嘧啶/氟脲苷+丝裂霉素化疗,再以超液化碘油、明胶海绵或海藻微球栓塞。825例成功进行了化疗、栓塞治疗,有1例失败(血管畸形),其中4例死亡。记录药物种类、名称、剂量、给药途径、总量、手术前后用药时间及联合用药情况。术后观察T、血常规(白细胞总数,N%)、凝血时间、CRP、PCT及体征,观察时间为至术后10日或出院。感染者记录感染类型及部位,所有感染均按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定感染。排除标准:术前已经存在感染、术前体温>37.5℃或血白细胞计数>10×109/L;术前1周内曾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干预措施分两个时间段:第一阶段自2007年11月开始干预用药品种及疗程,逐渐限制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改用一代头孢菌素类。疗程上由多天、3天渐缩短至2天、1天。第二阶段自2011年始,干预措施为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
  结果:1.2001年1月-2013年9月共行826例次TACE术,共515例次应用抗菌药物,其中应用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林、头孢替唑)241例次,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米诺)3例次,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地嗪、头孢他啶、头孢噻肟)43例次,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228例次。2008年之前以应用氟喹诺酮类83.4%(131/157)及第三代头孢菌素12.1%(19/157)为主,2008年之后渐渐以第一代头孢菌素65.6%(235/358)为主。应用疗程上,2008年之前以多天38.2%(60/184)及3天24.2%(38/184)为主,2008年至2011年以1天66.7%(300/450)为主,2011年之后几乎均不用1.6%(3/192)。
  2.感染类型有肠道感染、脓毒血症、上呼吸道感染、肺感染、泌尿系感染以及不明原因感染,但均未见介入部位感染(如皮肤软组织感染、肝脓肿、胆囊炎)、继发性腹膜炎等。其中肠道感染7例次、脓毒血症3例次、上呼吸道感染8例次、肺感染3例次、泌尿系感染3例次、不明感染3例次。感染在季度上分布以第一季度为主,各季度间感染率未见明显差异。未见感染影响因素。
  3.826例次行TACE中有515例次应用抗菌药物,其中22例次感染,感染率4.27%(22/515);311例次未应用,其中5例次感染,感染率1.61%(5/311),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2008年之前感染率3.6%(5/138),2008年至2011年感染率4.4%(20/450),2012-2013年感染率1.0%(2/192),三者之间未见明显差异(x2=4.68,P=0.1)。
  4.应用抗菌药物者515例次,其中241例次发热,发热率46.80%(241/515);未用药者311例次,其中145例次发热,发热率46.62%(145/311),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515例次用药者、311例次未用药者最初发热时间中位数均为第3天,四分位数(P25,P75)均为(2,4)。热程中位时间均为4天;用药者、未用药者四分位数(P25,P75)分别为(1,7)、(2,5)。515例次用药者、311例次未用药者平均发热体温均为37.9℃,四分位数(P25,P75)分别为(37.6℃,38.2℃)、(37.6℃,38.3℃)。最高发热体温分别为38.2℃、38.4℃,四分位数(P25,P75)分别为(37.8℃,38.7℃),(37.8℃,38.9℃)。分析知年龄为发热的一危险因素,且与年龄成负相关。
  结论:干预前后,抗菌药物应用者与未应用者在感染率、感染类型与发热率、最初发热时间、持续时间、平均发热体温及发热者最高间无显著性差异。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无需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著录项

  • 作者

    朱文艳;

  •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
  • 学科 临床医学;内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高斌;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肝肿瘤;
  •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预防性抗菌药物;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19:55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