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6h】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排除标准

1.1.3 研究方法

1.1.4 诊断标准

1.1.5 统计分析方法

1.2 结果

1.2.1 一般情况

1.2.2 临床症状

1.2.3 相关血液化验

1.2.4 颅内外血管检查

1.2.5 ABCD2评分

1.3 讨论

1.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已经进展为脑梗死的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相关血液化验、颅内外血管检查等方面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明确TIA早期进展为脑梗死的原因,以期对今后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住院治疗的329例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临床表现的患者,其中176例为TIA患者,定为TIA组,153例进展为脑梗死,定为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组。将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相关血液化验,及颅内外血管检查结果及ABCD2评分进行分析、比较,了解TIA后早期进展为脑梗死的相关因素。
  结果:两组患者中,有糖尿病既往史者TIA组39例(22.16%),脑梗死组50例(32.68%),P<0.05,与TIA后脑梗死相关。TIA组症状持续时间>30分钟者41例(23.30%),发作次数≥4次者71例(40.34%),脑梗死组症状持续时间>30分钟者64例(41.83%),发作次数≥4次者80例(52.29%),OR分别为1.512和1.786,P均<0.05,与TIA进展为脑梗死相关。入院时收缩压在TIA组<140 mmHg者78例(44.32%),≥180 mmHg者12例(6.82%),而脑梗死组<140mmHg者34例(22.22%),≥180mmHg者30例(19.61%),脑梗死组入院收缩压明显高于TIA组,OR1.613,P<0.05,明显相关。在相关血液化验中hs-CRP OR1.475,P<0.05,与TIA进展为脑梗死明显相关。颈部血管彩超检查中,TIA组发现斑块328个,其中不稳定斑块152个(46.34%);脑梗死组发现斑块364个,其中不稳定斑块208个(57.14%)。不稳定斑块在脑梗死组患者中的比例明显升高。TIA组发现颈部血管狭窄患者28例,共43处狭窄,其中轻度狭窄23处(53.49%),中度狭窄11处(25.58%),重度狭窄或闭塞9处(20.93%),脑梗死组发现颈部血管狭窄患者46例,共74处狭窄,其中轻度狭窄28处(37.84%),中度狭窄14处(18.92%),重度狭窄或闭塞32处(43.24%)。两组患者中,出现颈部血管狭窄的患者比例及重度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比例脑梗死组均较TIA组明显升高。在头MRA中,两组患者均以颅内血管及前循环血管狭窄为主,但TIA组轻度狭窄79处(59.85%),中度狭窄26处(19.70%),重度狭窄27处(20.45%);而脑梗死组轻度狭窄94处(47.47%),中度狭窄35处(17.68%),重度狭窄69处(34.85%),脑梗死组中中重度血管狭窄比例明显多于TI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D2评分,在TIA组0-3分81例(46.02%),4-5分85例(48.30%),6-7分10例(5.68%);脑梗死组0-3分48例(27.27%),4-5分78例(50.98%),6-7分27例(17.65%),脑梗死组中高危评分比例明显多于TIA组,可预测TIA后卒中风险。
  结论:既往糖尿病史、收缩压明显升高、TIA症状持续时间>30分钟、发作次数≥4次、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颈部血管彩超发现不稳定斑块、颅内外血管存在中重度狭窄是TIA早期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ABCD2评分≥4分可预测TIA后卒中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