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檗碱合并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CRP及认知功能影响研究
【6h】

小檗碱合并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CRP及认知功能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1对象和方法

1.1.1研究对象

1.1.2评定量表

1.1.3一般资料收集

1.1.4研究过程

1.1.5 实验试剂和设备

1.1.6检测原理及方法

1.1.7质量控制

1.1.8知情同意

1.1.9统计分析

1.2结果

1.2.1研究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1.2.2小檗碱对BDNF的影响

1.2.3小檗碱对CRP水平的影响

1.2.4小檗碱对处理速度维度的影响

1.2.5小檗碱对迷宫测验的影响

1.2.6小檗碱对社会认知维度的影响

1.2.7小檗碱对PSP量表的影响

1.3讨论

1.3.1关于BDNF

1.3.2关于CRP

1.3.3小檗碱对认知功能(MCCB)的影响

1.3.4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量表)

1.3.5BDNF与认知功能

1.3.6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所存在的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小檗碱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的慢性重型精神疾病,除神经递质假说外,还可能与神经营养及神经损伤有关,炎性反应也可能在精神类疾病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尤其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精神分裂症进展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认知功能受损,严重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成为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难题。研究表明,小檗碱具有拮抗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它还具有保护神经细胞,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等作用。然而这一作用仅限于动物研究水平,临床研究未见报道。本课题探讨小檗碱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 BDNF、CRP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探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理,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线索。
  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根据DSM-V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选取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64名,所有入组的受试者均使用利培酮单药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均相匹配,且维持入组时利培酮治疗剂量。研究组用药为利培酮合并小檗碱(300mg TID)治疗,对照组用药为利培酮合并小檗碱安慰剂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受试者在第0周入组时进行基线测验,测量基线血清BDNF及CRP水平,进行认知功能测评,包括连线测验(TMTA)、符号编码测验(SC)、流畅性、迷宫测验、情绪智商测验、PSP量表评分。在研究的第12周末,重复上述测定内容,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水平,评估小檗碱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 BDNF、CRP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数据结果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P值小于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果:
  1、与基线相比,研究组血清BDNF水平在第12周末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BDNF水平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与基线相比,研究组 CRP水平在第12周末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CRP水平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治疗12周末与基线相比,研究组在处理速度维度各项目、迷宫测验、情绪智商测验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处理速度维度各项目粗分、情绪智商测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治疗12周末与基线相比,研究组社会中有益的活动、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自我照料、扰乱及攻击行为、PSP总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社会中有益的活动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1、小檗碱可升高利培酮单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2、小檗碱可降低利培酮单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3、小檗碱可显著改善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对信息处理速度、社会认知、工作学习能力有改善作用,而对患者的执行功能并无改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