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诗歌个性化教学探索
【6h】

诗歌个性化教学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找寻人类心灵“诗意的栖居地”

第一章呼唤诗性的人生,诗性的课堂

1.1 何谓个性,何谓个性化教学

1.2 诗歌个性化阅读提出的背景

1.2.1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1.2.2教材提供给我们丰富的诗歌教学资源

1.2.3.为什么要提倡诗歌“个性化教学”

1.2.4当前的诗歌教学现状

第二章个性化教学的理论背景

2.1 社会心理学角度

2.2 阅读理论的背景:

2.2.1接受美学角度

2.2.2建构主义角度:

第三章诗歌个性化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3.1 树立个性化阅读的对话理念:

3.1.1.要重视对话的民主性:

3.1.2要注重对话的情感体验

3.1.3对话过程要重视知识的建构

3.2 弘扬自主阅读,鼓励个性化解读

3.2.1自主选择

3.2.2自主体验

3.2.3自主评价

第四章个性化阅读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4.1 个性化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4.2 个性化阅读也要多元有界

结语

注释及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摘要

长久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因种种原因存在着重共性,轻个性;重整齐划一性,轻创造多元性;重学业分数,轻情感理性的现象。这与新时代对教育应培养开放、有创造性的人才的要求相背离。语文阅读尤其是诗歌阅读在培养学生个性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将就诗歌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必要性,实施策略,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章研究了为什么提倡诗歌个性化教学的问题。从个性化教学的概念入手,从诗歌的特性、编者对教材的建构、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教师教学存在的缺陷等几方面分析个性化阅读中对话的几个因素的现状。 第二章研究了个性化阅读的理论背景。着重从心理学角度、接受美学角度以及建构主义角度,分析了学生是存在个性差异的,强调了学生的阅读理应是充满个性与创造的,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章探讨了实施诗歌个性化阅读的策略。结合具体实践案例,抓住诗歌的创作与鉴赏特点,强调对话理念,看重能力建构,落实自主体验,确定个性化教学的指导性原则。 第四章是对个性化教学实践的反思。从文本、学生、教师以及课堂生成等角度针对一些现象进行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