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方孝孺的史学思想
【6h】

试论方孝孺的史学思想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课题基本内容与研究思路、方法

第一章 方孝孺的生平介绍

第一节 方孝孺的生平简介

第二节 方孝孺所处的社会背景

第三节 方孝孺的学术渊源

第四节 靖难之变及孝孺殉国

第二章 方孝孺的史学思想

第一节 君职观

第二节 正统论

第三节 宗族观

第四节 井田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方孝儒年谱

致谢

展开▼

摘要

方孝孺是明代初年著名的思想家,人称“正学先生”,在文学和史学上都有重要的贡献。他毕生致力于儒家道统精神的发扬与实践,又不遗余力地宣扬三代之治,以孔孟颜闵作为道德的典范,以明王道辟异端为已任。究其目的,方孝孺想竭力唤起主政者施行仁义之治。
   由于方孝孺在靖难之变中被株连十族,受难之惨,空前绝后,导致后人对方孝孺的研究,常常关注其人格气节方面的影响,而对方孝孺的史学思想研究很少,黄宗羲也有“以一死而抹去先生苦心”之叹。
   方孝孺在学术思想方面深得宋元以来浙东学派的嫡传,重视学术的经世致用。而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亲身经历,使其进行了更多的思考,他写下了大量的史学论文和政论文。作为明初被誉为“程朱复出”的理学家,方孝孺不仅继承了自先秦以来儒家学说的民本思想,并且以“天人合一”为其思想的哲学论证。
   方氏承继孟予的“民本”思想,继续并发展了儒家重视民众的思想,把“视民如伤”发展为明初朴素的人道主义。提出他自己的君职观,阐述了对君职、君学、君量、君术的看法。
   方孝孺提出了正统论的历史观,强调“正统”、“变统”的区别。在他看来,不辨清两者的区别,将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关系到道德品质、人格修养的导向。而他,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观点。
   他同时提出进行地方自治和恢复井田制的社会改革的方案,该方案是时代的政治弊病与潜在的社会危机的反映。他提出的一切社会主张虽然不合时宜,违反历史运动规律,却是对元末民初土地占有制度弊病的批评,也是对1000多年来社会贫富不均的批评,更是欲以“仁义治国”,实现其理想社会的重要举措。
   对方孝孺的史学思想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脱实意义。从大处看,能得出其史学思想的根源、理论来源。从小处看,可以透视其历史命运,揭示历史规律。这样,我们能对方孝孺其人、其思想更深入的了解,理解其“慨然赴死”,不是一时之气,而是对其理想的践行。尤其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对方孝孺史学思想的评价和论述,从中发现一些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社会生活有一定借鉴意义的东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