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视角下机械工程文本英汉翻译研究——以《机构,凸轮,紧固件和减摩擦轴承》为例
【6h】

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视角下机械工程文本英汉翻译研究——以《机构,凸轮,紧固件和减摩擦轴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参考文本

第二章 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概述

2.1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2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基本内容

2.2.1 语言功能论与文本类型

2.2.2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2.2.3 关联翻译法

第三章 机械工程文本的特点及其英汉翻译策略研究

3.1 词汇层面

3.1.1 词汇特点

3.1.2 术语的翻译

3.1.3 名词化结构的翻译

3.2 句法层面

3.2.1 句法特点

3.2.2 长句的翻译

3.2.3 被动句的翻译

3.3 语篇层面

3.3.1 语篇特点

3.3.2 语篇的翻译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语言是人类社会用来交流沟通的一种重要工具,翻译则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在如今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机械行业的合作与交流也日趋频繁。在这种背景下,机械工程翻译实践活动也越来越多。由于机械工程文本的翻译有明显的专业性,机械工程文本翻译的研究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本文以《机构,凸轮,紧固件和减摩擦轴承》的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通过英汉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机械工程文本在英汉翻译过程中的专业术语、长难句和语篇层次的翻译策略问题。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综述了机械工程文本英汉翻译的重要性,同时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机械工程文本英汉翻译研究的情况,以及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对机械工程英语翻译的适用性。第二章回顾了纽马克的翻译理论,重点分析介绍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第三章是论文的核心。通过研究《机构,凸轮,紧固件和减摩擦轴承》中的大量例子,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语篇层面,运用纽马克的翻译理论来指导机械工程文本的翻译,总结译者在翻译过程当中不同策略的使用。第四章是本文的结语,主要是总结此项研究的成果以及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对机械工程文本的英译汉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机械工程翻译提供一些参考,促进中西方机械领域的交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