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法律视角下的劳动关系
【6h】

论法律视角下的劳动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研究方法

第二章 劳动关系基本理论

2.1劳动关系的概念

2.1.1劳动关系的劳动法界定

2.1.2劳动关系概念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2.2劳动关系的特性分析

2.2.1劳动关系具有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属性

2.2.2劳动关系具有人身性和财产性双重属性

2.2.3劳动关系主体的地位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

2.2.4劳动关系是具有人格从属性的继续性关系

2.3劳动关系的变化

2.3.1世界史上劳动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2.3.2中国历史上劳动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章 目前我国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3.1我国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3.1.1劳动者的物质帮助权和社会保障权得不到有效保障

3.1.2劳动者的安全保护权和人身权面临威胁

3.1.3劳动争议的数量逐年增多,劳资冲突实有加剧的趋势

3.2劳动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目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点是使劳动者权益被侵犯的客观原因

3.2.2企业内部缺乏劳资抗衡机制,企业工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2.3劳动法制不健全

3.2.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思维意识反差较大

3.2.5地方政府政绩观上的误区

第四章对国外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和建设机制探析

4.1国外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关系模式

4.1.1劳资协议自治式的劳资关系模式(以德国和北欧国家为代表)

4.1.2家族式劳动关系模式(以同本、韩国为代表)

4.1.3自由多元化的劳资关系模式(以美国、加拿大等国为代表)

4.2国外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总结

4.2.1劳动关系的市场化

4.2.2劳动关系的契约化

4.2.3劳动关系的法制化

4.2.4劳动关系中劳资双方的主体地位和政府的调节干预

4.2.5劳动关系中劳方的相对弱势和工会的重要作用

4.2.6劳动关系的国际化

4.3国外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的建立机制总结

4.3.1完整的劳动法律体系

4.3.2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

4.3.3工人参与制度

4.3.4三方机制建设

4.3.5劳动争议的处理机制

第五章完善我国劳动关系的法制环境

5.1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制建设

5.1.1完善我国劳动法制建设的要求

5.1.2完善我国劳动立法

5.1.3完善政府劳动执法

5.1.4完善解决劳动关系纠纷的司法程序

5.2加强工会作用

5.2.1工会在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中承担重要责任

5.2.2工会在维护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5.3建立三方机制

5.3.1建立三方机制的作用

5.3.2三方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5.3.3完善三方机制的建议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劳动关系是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别归属于不同所有人的情况下,劳动力所有者按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指示工作,生产资料所有者向劳动力所有者支付劳动报酬从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现代社会关系的重要关系之一。劳动关系具有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性质;具有人身性和财产性双重属性;劳动关系主体的地位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具有人格从属性的继续性等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前进,我国的劳动关系也在不断演化,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调控为主转变为市场经济时期的市场调配劳动力,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诸多劳动关系的新内容。劳动关系的变化产生了很多新的劳动问题,目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劳动者权益被侵犯。怎样处理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介绍了劳动关系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意义和目的。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是关于劳动关系理沦的论述,采用历史分析方法研究古今中外劳动关系的演进。 第三部分是研究中国目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 第四部分采用比较分析方法,详细总结了国外劳动关系的理论和实践,为后文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的解决做铺垫和基础。 第五部分是在法律框架下提出如何构建我国劳动关系,使我国劳动关系符合和喈社会的发展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