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浅谈
【6h】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浅谈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研究的综述

1.1.1文化教学法研究

1.1.2文化因素研究

1.1.3文化课的具体教学实践

1.2简述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因素导入研究存在的问题

1.3简述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导入的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因素”

2.1文化定义之争

2.2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因素的定性

2.3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定量

第三章第二语言学习迁移理论与文化因素导入重要性

3.1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迁移理论

3.1.1迁移

3.1.2文化正迁移与文化负迁移

第四章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导入内容

4.1显性文化导入和隐性文化导入

4.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应包括的基本内容

4.2.1显性文化因素

4.2.2隐性文化因素

4.3文化因素内容的取舍原则

4.3.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应具有代表性

4.3.2文化因素的导入还要具有适配教学的阶段性

4.3.3在进行文化导入时还应具有发展变化的观点

第五章如何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导入

5.1三种主要的语言文化教学模式

5.1.1地域文化学习兼并模式

5.1.2模拟交际实践融合模式

5.1.3多元文化互动综合模式

5.2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导入“3+1”模式

5.2.1总体设计

5.2.2教材编写

5.2.3课堂教学

5.2.4汉语教师的能动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既是对语言文化关系的理论探讨,又是对教学方法的实践摸索。本文以对外教学中的认知理论和迁移理论主要指导理论,结合现代汉语语言学、语言心理学和语言教育学等相关理论进行创作。 本文首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明确给予一个的相对宽泛的定义,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作为语言教学范畴内一个概念,是指外国人学习、理解汉语、使用汉语与中国人打交道的时候需要掌握的那种“文化”。然后结合语言学中的文化迁移理论阐释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从显性和隐性两个角度分析了影响言语交际能力的文化因素,并提出显性文化导入和隐性文化导入的创新,特别是通过对隐性文化的理性分析,使大家了解到那些微妙而有意义的文化特征,可以使学生深入体验目的语表层文化,学会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观点看问题,达到视其所视、感其所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移情能力,促进文化的正迁移,使语言学习事半功倍。 最后结合本人教学的实践,参照、借鉴多元文化互动综合模式,提出“3+1”的文化导入模式即不仅要加强课堂教学本身,而且应该(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对外汉语教师能动作用)互相配合、互相作用,只有这样方能很好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有效地提高外国学生的汉语文化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