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文整会修缮个案研究——以天坛修缮和永乐宫迁建为例
【6h】

文整会修缮个案研究——以天坛修缮和永乐宫迁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为什么研究文整会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个案

一、 引言

二、 研究缘起

三、 以往成果

四、 研究思路

五、 研究意义

六、 论文结构

七、 未尽事宜

上篇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与天坛修缮工程

第一章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的肇端

1.1文整会及实施事务处的成立

1.2《实施意见》及其他

1.3旧都文物整理工程

1.4修缮实施过程--以东西四牌楼工程为例

1.5文整会与参与工程各方关系

1.6文整会与营造学社

1.7小结:

第二章天坛修缮工程--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的开篇巨作

2.1天坛修缮工程的始末

2.2修缮圜丘坛

2.3修缮皇穹宇等处

2.4修缮祈谷坛等处

2.5修缮皇乾殿

2.6修缮各门及其他

2.7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史的一座里程碑

2.8学术研究与修缮相结合

2.9借鉴营造学社方法和成果

2.10工程报告及技术档案管理

2.11小结

下篇 古代建筑修整所与永乐宫迁移工程

第三章从文整会到古代建筑修整所——新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的发端

3.1新中国成立文整会的机构变化

3.2古建整理所成立

3.3职能性质的转型

3.4全国文物的调查

3.5修缮人才的培养

3.6学术研究的开始

3.7修缮工程的继续

第四章永乐宫迁移工程--中国古建筑群整体迁移的开山之作

4.1工程始末

4.2方案确定

4.3机构组成

4.4.勘查测绘

4.5神宫迁移

4.6迁移竣工

4.7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成立于1935年的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简称文整会)是中国最早的专业古建筑修缮保护机构,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机构几经变迁,1990年与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合并成为中国文物研究所。在其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文整会(包括其后续机构)一直是中国古建筑保护事业中最为重要的力量,实施了大量的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本文以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后续机构实施的部分修缮工程为研究内容,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文整会修缮天坛工程和六十年代前后其后续机构古代建筑修整所迁建山西永乐宫工程作为研究重点,通过对相关机构的现存的大量工程文献史料以及众多参与过遗产修缮保护工程前辈先贤们的著作入手,抽丝剥茧勾勒出早期中国古建筑保护工程的面貌,归纳总结其修缮成功的因素和经验,强调学术研究对于修缮工程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