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转型时期的中国律师制度的重构机制研究
【6h】

转型时期的中国律师制度的重构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中国律师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5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主要内容

1.7创新点

第二章律师制度的发展历史

2.1 外国律师制度

2.2 中国律师制度的曲折发展历程

第三章律师制度的相关概念及律师社会角色

3.1律师的概念

3.2律师的性质

3.3律师的地位与作用

第四章影响我国律师建设的主要因素

4.1 经济因素

4.2 政治因素

4.3观念因素

4.4律师队伍本身的因素

4.5机制重构与再结构化

第五章我国律师管理制度

5.1我国的律师管理体制

5.2我国律师管理体制的改革

第六章律师角色的社会规范体系

6.1 律师及律师事务所价值观与律师文化

6.2职业道德

6.3 处罚机制

第七章实证研究

7.1六盘水市概况

7.2六盘水市律师制度概况

第八章结论与对策

8.1 规范法律服务主体,改革律师执业机构

8.2改革管理模式,完善律师取费制度

8.3维护律师合法权益,提高律师社会地位

8.4健全律师责任体系,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近现代法治国家中,律师制度在国家法律制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律师制度的重构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状况和民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法治国家没有健全的律师制度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是一种社会的愚昧。我国的律师制度由于恢复和发展的时间较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亟待从实践中加以总结和完善,从理论上加以探讨和提高。 目前,中国转型社会时期的律师制度建设面临着各种困难,包括历史传统或惯性的作用导致转型时期律师制度建设的缺乏实践经验;也包括律师文化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缺失的基础;还包括中国社会各种利益追逐下导致法律强度的减弱。本文认为中国转型时期的律师制度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弱法制社会与强法制社会的冲突中逐渐建立的过程。 因此,本文认为律师制度的建立过程是一个重构的过程,需要清理落后的文化和社会的阻力或障碍成分逐渐从这个社会文化环境建立起来,即律师重构是一个社会结构化和再结构的社会过程,建立强制性的重构机制是当前律师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认识基础和实践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