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在研究生复试中引入心理测验的研究
【6h】

关于在研究生复试中引入心理测验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 心理测验研究综述

1.2 研究生培养研究综述

1.3 问题提出

第二章 研究工具

2.1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简介

2.2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简介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程序

3.4 数据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被试考生次元人格描述统计

4.2 不同性别考生16PF差异比较

4.3 录取非录取考生16PF差异比较

4.4 不同专业考生16PF方差分析

4.5不同性别录取非录取考生16PF方差分析

4.6不同专业录取非录取考生16PF方差分析

4.7 被试考生职业兴趣类型描述统计

4.8 不同性别考生职业兴趣类型差异比较

4.9 录取非录取考生职业兴趣类型差异比较

4.10 不同职业兴趣类型考生16PF的差异比较

4.11 不同职业兴趣类型男女考生16PF方差分析

4.12 不同职业兴趣类型录取非录取考生16PF方差分析

4.13 考生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录取结果相关分析

4.14 16PF对成绩预测度的回归分析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5.1 关于被试16PF统计结果的讨论

5.2 关于职业兴趣类型结果的讨论

5.3关于心理测验引入研究生复试的讨论

5.4关于考生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的讨论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 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6年教育部发出号召,要求高校在研究生复试中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察,并在复试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了解考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性格特点、创新能力、职业兴趣倾向等情况;于2010年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高等工程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教育、科研与社会间的联系,发挥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科研、创新、实践等方面的实力。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着重研究在研究生复试中引入心理测验机制的方法与途径,并就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和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同时,天津大学是首批入选“卓越计划”的工程院校,因此本研究的成果对于天津大学“卓越计划”的实施开展也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式,以参加2011年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复试的601名考生为实验对象,以《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及《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为实验工具,共回收有效问卷562份,通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⑴16PF能够较好地了解考生的个性特征;
  ⑵16PF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考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⑶16PF能够对考生的学业成绩进行预测;
  ⑷16PF能够较好地考生进行区分筛选,起到人才选拔的作用;
  ⑸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能够较为全面和准确的了解考生的职业兴趣类型,为学校的培养方向和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⑹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的结果与16PF得分具有高度一致性,其结果可以从侧面印证16PF结果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16PF在心理健康诊断、人才选拔与学习预测度方面的效果,以及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在人才招募与职业选择及成功方面的作用基本符合研究假设,因此选择16PF及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作为引入研究生复试中的心理测验是可行的,其结果可以为研究生复试的选拔工作和日后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提供较为真实有效的第一手资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