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政府因素分析
【6h】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政府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研究的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三节本文的结构

第二章关于我国国有银行改革的相关研究的理论综述

第一节国外的金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2.1.1关于法律权利及实施等结构因素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2.1.2关于金融发展中的利益集团理论的研究

2.1.3关于银行资本的研究

第二节国内的相关研究文献

2.2.1关于国有银行呆帐问题的研究

2.2.2关于国有银行改革的非市场行为的研究

2.2.3关于我国国有银行改革中的金融制度安排的研究

第三章我国政府主导下的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历程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银行业

3.1.1中央政府设立国有银行

3.1.2在过渡时期的银行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贡献

第二节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期间的银行工作

3.2.1国有银行业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的作用

3.2.2一切信用归于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中国人民银行

第三节“大跃进”时期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银行工作

3.3.1大跃进时期的银行工作

第四节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银行

3.4.1国民经济调整初期的银行

3.4.2《银行工作“六条”》主要内容

第五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银行工作

3.5.1银行工作的第一次转机与挫折

3.5.2银行工作第二次转机与挫折

第六节经济改革时期的银行

3.6.1整顿和加强银行工作

3.6.2国有独资银行的改革

第四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政府介入分析

第一节我国国有银行发展的特征

第二节关于国有银行改革基本逻辑的分析

第三节我国90年代中期宏观经济循环分析

4.3.1我国国有银行改革的政府因素分析

4.3.2其他主体被列入的原因

4.3.3我国经济循环分析图

4.3.4相关经济主体行为分析

第四节我国原有经济体制中的矛盾

4.4.1我国政府90年代中期面对的经济循环中的矛盾分析

4.4.2中央政府控制银行利润分析

4.4.3中央政府的国家权利和国家能力的关系

4.4.4中央政府增强国家能力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关系分析

4.4.5中央政府国家能力与经济效率的关系分析

第五节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国有银行改革路径分析

4.5.1函数的设定

4.5.2关于国有银行改革路径的求解

4.5.3关于系数的讨论

4.5.4绘制并分析改革路径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硕士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也渐行渐远。然而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发展历程,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我国国有银行面临着市场经济国家所没有的问题,针对我国特殊国情来研究我国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是十分必要的。有鉴于此,本文首先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历程着手,来分析由于特殊的国情背景所导致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所没有的特殊的包袱和束缚,并通过分析抽象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及影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和发展的主体的行为特征,并着重分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各种非市场决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我国经济循环图来分析银行系统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作用、功能和意义,并指出我国中央政府在宏观经济循环中所面临的矛盾,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解决这些矛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最后,通过对我国国情的分析,并进一步比较了影响改革的各集团主体实力状况,本文得出如下结论:我国中央政府是我国国有银行改革路径的最终及最有力的决策者,中央政府会根据国家能力最大化的需要,来制定国有银行的发展方略;在很大程度上,改革的执行成本、中央政府的认识能力及中央政府类型等因素严重影响着我国国有银行的改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