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6h】

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1.1.1 农业的重要地位

1.1.2 农业发展环境的变化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框架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流程

1.2.3 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1.3.1 创新

1.3.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农业国际竞争力概念

第二节 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竞争优势理论

2.2.3 贸易保护理论

2.2.4 贸易发展战略

2.2.5 农业发展理论

第三章 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和指标

第一节 市场份额所反映的农业国际竞争力

3.1.1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

3.1.2 出口增长优势指数

3.1.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第二节 从净出口情况衡量农业国际竞争力

3.2.1 净出口指数

3.2.2 贸易竞争指数

3.2.3 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

第三节 从贸易结构角度测度农业国际竞争力

3.3.1 贸易集中度指数

3.3.2 固定市场份额模型

第四章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不同阶段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特征

4.1.1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特征

4.1.2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特征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入世前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特征

4.2.1 农产品进出口规模

4.2.2 农产品进出口品种结构和市场结构

第三节 入世后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特征

4.3.1 农产品进出口规模

4.3.2 农产品进出口品种结构和市场结构

第五章 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定量和定性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定量指标比较

5.1.1 显性比较优势(RCA)比较

5.1.2 贸易竞争指数(TC)比较

5.1.3 农产品生产成本对比

第二节 中国农业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的国际比较

5.2.1 农业资源禀赋比较

5.2.2 农业生产条件比较

5.2.3 农业经营主体竞争力比较

第三节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国际比较

5.3.1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优势分析

5.3.2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劣势分析

第六章 与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相关的国外农业发展经验

第一节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第二节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经验

6.2.1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6.2.2 世界农产品加工发达国家的主要经验和特点

第三节 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国际经验

6.3.1 发达国家经验

6.3.2 发展中国家经验

第四节 国外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关土地和农业政策经验

6.4.1 土地政策概述

6.4.2 国外一些国家的土地和农业政策

第七章 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建立适应国际竞争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

第二节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7.2.1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

7.2.2 稳定主要粮食作物生产

7.2.3 优化农产品生产布局

第三节 变革土地政策制度

第四节 提高土地基准定价

7.4.1 要按照土地收益折现法兑现法确定土地转让价格

7.4.2 可按照固定收益分红或者土地资产折现,定价入股,按股分红

第五节 大力吸引外资

7.5.1 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投资

7.5.2 给予国外投资者适当的优惠政策

第六节 加快国内农业企业境外投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简历

展开▼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融合过程,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按市场经济原则流动和配置的过程,随着我国完成“后WTO”过渡时期,全面进入对WTO成员国各项承诺时期,我国农业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受到全球化冲击也更为强烈。本文跳出就农业生产本身研究农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的圈子,从农业生产结构、产业组织、国际化特征和经验、国家发展阶段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进行全面对照分析,找出差距,提出全面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一揽子政策建议,对我国有效应对农业产业国际化的挑战,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由于我国长期受二元经济结构、人均农业资源匮乏和农业劳动力生产率低等的制约,农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农业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表现不强等,在刚刚结束WTO后过渡期,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就由顺差变为逆差。这些年来,正是由于在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对农业产业组织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方面,由于对土地制度改革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限制了农业产业升级转型的步伐,另一方面,与工业、服务业发展相比,在招商引资力度、农业产业组织创新方面也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导致我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在持续不断下降。
  本文在对世界上几个重要国家的农业转型和国际化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的同时,综合运用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贸易保护以及农业发展经济学等理论对我国农业发展国际化进程按照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至加入WTO前,第三阶段加入WTO后)进行全面分析比较,提出:在全面进入WTO后,我国农业的两大优势(农产品总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大、农产品进出口量占全球农产品贸易额的比重大)没有发挥出来,我国的两大劣势(人均农业资源占有率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改变不够。为此,我们必须对涉及农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土地政策和管理制度、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组织创新等进行全面改革,才能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提出改革土地定价基准和土地管理制度、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加快农业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步伐,全面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一揽子建议。
  本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导论。确定本文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逻辑架构、创新点和不足。我国是农业大国,在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农业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均农业资源禀赋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条件下,提供了我国95%的农产品总供给。目前为止,仍然是提供社会就业的第一大部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创造的农业生产资料社会总需求合计在国家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加入WTO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一步趋弱,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找出问题症结,提出有关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是事关我国农业有效应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挑战的大课题。作者从理论和实践多角度研究出发,提出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一揽子建议。
  第二章: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理论基础。对有关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梳理,有关理论主要有: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贸易保护理论和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农业发展理论等,为以后的分析比较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和指标。本章是上一章基础理论的引申和应用。国际竞争力大小最终需要有一定的具体指标来反映和体现。从农产品国际市场份额的角度、净出口角度、贸易结构角度来评述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并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市场一体化条件下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考虑到获取数据的实际可能,兼顾研究目标的实际作用以及能够简洁明了反映问题等因素,选取了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指数这两个指标对我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国际比较。
  第四章:中国农业对外贸易不同阶段实证研究。作者将我国开始推行改革开放和加入WTO作为划分农业国际化发展阶段分析的时间节点,将整个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从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开放后至入世前、入世后三个阶段。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对中国农业国际化发展及其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和系统归纳总结,主要目的是能够对中国农业国际化进程有一个总体把握判断,从而为后文系统分析比较打下基础。
  第五章: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主要介绍了我国农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相比国外农业存在的比较劣势和比较优势,分别从农业生产要素的资源禀赋、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农产加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三个角度予以比较,分析了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强弱。找出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进入工业化中期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产品消费增长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业对优质农产品的供给没有跟上来。另一方面,这些年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经到了农业升级转型的阶段,由于土地制度改革跟不上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阻滞了农业生产结构升级转型,使本来就不强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一步趋弱,使原来的农产品比较劣势问题更为突出。
  第六章: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国外经验借鉴。本章是上两章的实践佐证。在农业国际化不断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的实践都积累大量的丰富的宝贵经验。主要是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进步,农业发展自身由土地分散小规模经营逐步发展到农业生产实行区域化种植、农业标准化生产,土地经营也开始进入规模化经营。这样,农业生产部门对农业资源要素的利用和产业组织对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大提高,本国的农业生产的国际竞争力得到大大提升。从此开始,开始注重农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重点即由传统的种植业即农业“产中”部门逐步向“产前”(为农业提供基础原材料)部门倾斜,这时,随着国家的工业化的完成,通过对农业生产实行现代化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奠定本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物资基础。之后,还对农业的产后服务部门进行大力扶持,尤其是对从事农产品的加工、营销、物流等部门和组织进行扶持,从而建立起与本国进入财富创造时代相适应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在专业化合作中的主要组织机构是从事农业专业化生产、销售、服务的公司,即形成农业生产的产中环节以及与之相关的产前和产后形成完整的专业化合作的产业促进链条,也就是跨国农业公司模式或者“公司+公司+公司”农业现代产业组织模式。文章并对发达国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经验和有代表性的几个发展中国家从引进外资政策经验做法进行总结。
  第七章: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在综合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农业资源禀赋、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组织、农业产业发展政策、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克服农业静态比较劣势,构建我国农业战略优势,争取尽快建立国际农产品议价和定价话语权地位的一揽子建议。首先,以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建立国际化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其次,遵照市场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第三,启动土地政策制度变革,打破农业比较劣势政策瓶颈。第四,提高土地基准定价,协调土地开发和社会公平与农村稳定关系。第五,大力吸引外资,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国际化程度。最后,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提高我国农业人均农业资源禀赋。
  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作为最大的提供社会就业的部门,不仅起着为社会提供农产品的供给作用,而且,农业产业自身的产业结构升级,也会不断创造社会工业总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决不能由于农业在整个GDP中所占的比重下降,而忽视农业的发展。只有不断深化农业改革,加快农业产业升级步伐,农业产业组织不断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为重点,早日全面构建起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创新体系,争取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议价和定价的话语权,我国农业才能够参与和迈进世界财富创新的最高阶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