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张之洞《劝学篇》的改革思想及其哲学基础
【6h】

张之洞《劝学篇》的改革思想及其哲学基础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劝学篇》形成问世的背景

第一节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第二节《劝学篇》是洋务派改革经验的总结

第二章 张之洞的“学术造人才,人才维国势”的教育改革思想

第一节 兴办学堂,“自强以储才为先”

一、讲求时务、融贯中西的立学宗旨

二、“新旧兼学、政艺兼学”的教学体制

第二节 派遣游学,“百闻不如一见”

一、“西洋不如东洋”的游学方针

二、奖励与监督并举的留学生管理办法

第三节 力变科举,“一举三善,人才必多”

一、改革科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改制科举的具体方法

第三章 张之洞的“开辟利源,杜绝外耗”的经济改革思想

第一节 互为表里的农工商之学

第二节 广兴实业以“博其利”

一、启“五学”之门的铁路事业

二、兴利以采矿为先,采煤为五金之首

第四章 张之洞的“西艺非要,西政为要”的行政改革思想

第一节 积极呼吁变法,西政“立法最善”

第二节《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劝学篇》改革思想的全面延伸

第三节 温和稳健的变法策略

第五章 张之洞的“国未有无兵而能存”的军事改革思想

第一节 发展军事教育,提高将士素质

第二节 改变固有军制,编练新式军队

第三节 改善官兵待遇,革新管理制度

第六章 张之洞改革思想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以孔子儒学为本宗的卫道论

一、晚清的儒臣和儒师

二、孔子儒学的内涵:博文而约礼,温故而知新,参天而尽物

三、孔子儒学的功用:尊尊而亲亲,先富而后教,有文而武备,因时而制宜

四、崇儒家而排诸子

五、不合时宜的高抬“三纲”

第二节 贯穿变革始终的“中体西用”思想

一、“中体西用”论的由来和发展

二、张之洞对“中体西用”论的整合

三、“中体西用”的双面价值

四、“中体西用”的作用及其影响

结语:关于张之洞思想的再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张之洞(1837-1909)是晚清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身系朝局疆寄之重者四十年”,在晚清“日之将夕”的政局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劝学篇》是张之洞于1898年完成的一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著作,张之洞多年的洋务实践经验以及他有关各方面的改革思想均系统、全面地体现在这部书中。
   本文通过研读《劝学篇》以及张之洞的其它相关文献,分别阐述了张之洞有关教育、经济、行政和军事等各方面的改革思想,并对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文化观进行了剖析与论述,旨在将张之洞放在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本着历史主义的态度,重新审视他作为一名封疆大吏和洋务殿军所提出的各方面的改革思想,以进一步评议和认识张之洞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的历史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