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
【6h】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缘起及选题意义

1.1.1 论文选题的缘起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材料来源

1.2.1 研究方法

1.2.2 材料来源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称数问题

第一节 殷商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问题研究

2.1.1 第一人称代词“余(予)”的称数问题研究

2.1.2 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称数问题研究

2.1.3 第一人称代词“朕”的称数问题研究

2.1.4 结语

第二节 西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问题研究

2.2.1 《尚书·周书》三篇第一人称代词称数问题研究

2.2.2 《逸周书》及西周金文第一人称代词称数问题研究

2.2.3 结语

第三节 春秋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问题研究

2.3.1 《国语》第一人称代词称数问题研究

2.3.2 《左传》第一人称代词称数问题研究

2.3.3 从《诗经》看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称数的演变

2.3.4 结语

第四节 战国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问题研究

2.4.1 《郭店楚墓竹简》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问题研究

2.4.2 《上博简》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问题研究

2.4.3 《孟子》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问题研究

2.4.4 结语

第五节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称数问题分析

2.5.1 先秦汉语是否存在数量范畴问题探讨

2.5.2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称数特征的根源思考

2.5.3 结论

第六节 汉藏语系第一人称代词称数比较研究

2.6.1 藏缅语族语言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特征

2.6.2 侗台语族语言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特征

2.6.3 苗瑶语族语言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特征

2.6.4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与汉藏语系其他语族称数比较

2.6.5 结论

第三章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句法语用功能问题

第一节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句法功能研究

3.1.1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句法功能研究综述

3.1.2 殷商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句法功能研究

3.1.3 西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句法功能研究

3.1.4 春秋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句法功能研究

3.1.5 战国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句法功能研究

3.1.6 结语

第二节 汉藏语系第一人称代词句法功能比较研究

3.2.1 藏缅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句法特征

3.2.2 先秦汉语与藏缅语第一人称代词句法功能比较

3.2.3 结语

第三节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语用功能研究

3.3.1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余(予)”及相关专称语的语用功能探讨

3.3.2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朕”的语用功能探讨

3.3.3 结语

第四节 汉藏语系第一人称代词语用功能比较研究

3.4.1 藏缅语族语言第一人称代词的语用功能

3.4.2 壮侗语族语言第一人称代词的语用功能

3.4.3 苗瑶语族第一人称代词的语用功能

3.4.4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与汉藏语系其他语族语用功能比较

3.4.5 结语

第四章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专题研究

第一节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我”、“吾”关系研究

4.1.1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吾”的来源问题考察

4.1.2 “我”、“吾”关系对“余(予)”、“朕”研究的启示

4.1.3 结语

第二节 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历时统计分析

4.2.1 汉语正式语体文献中第一人称代词统计分析

4.2.2 汉语非正式文体文献中“我”和“吾”的统计分析

4.2.3 汉语书面语体系思考

4.2.3 结语

第三节 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与汉藏语的关系探讨

4.3.1 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间的语音嬗变

4.3.2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语音嬗变的亲属语言证明

4.3.3 上古汉语“我”、“余(予)”、“吾”语音关系阐释

4.3.4 汉藏语第一人称代词原始形式语音构拟

4.3.5 结语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汉藏语系为总体研究框架,以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少数民族语言描写材料为研究依据,采用二重证据法、断代描写法、数据分析法、语境分析法、比较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进行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得出了一些不同于前人的结论。本文基本理清了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发展演变的轨迹,可以解释先秦汉语多个第一人称代词共存的内在原因。全文内容共分五章。
  第一章,绪论。阐述论文选题的缘起及选题意义,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材料来源,简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称数问题。结合语境,对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情况进行了断代的数据描写和分析。得出的结论为:殷商汉语和西周汉语存在较为明显的数量范畴,第一人称代词系统内部存在两个层次:“我”主要表示集体义,“余(予)”和“朕”基本用于表示个体义。春秋末期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情况已经发生变化,数量范畴消失,代词都可兼表单复数语义。代词内部两个称数层次界限消失。
  第三章,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句法语用功能问题。将前人的研究成果与新的出土文献材料相结合对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进行历时研究。结论为: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系统内部存在一个较稳定的句法格局,“余(予)”、“朕”以及后来的“我”、“吾”都处于这个句法格局中,产生了类似变格的语法现象。殷商、西周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变格特征较明显,而春秋战国汉语中的格特征已经弱化。结合语境分析法和语言比较法对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具体分析。发现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系统内不存在专用于表示谦敬功能的第一人称代词。代词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特殊的语用功能。语用功能具有语境依赖性。重点对“余(予)”和“朕”的语用功能进行阐释。
  第四章,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专题研究。主要探讨:第一人称代词“吾”的相关问题;“我”、“吾”关系对“余(予)”、“朕”研究的启示;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系统的第一人称代词历时统计分析;汉语书面语体系的思考;从汉藏语比较的视角探讨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语音问题;构拟汉藏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共同原始形式。结论为:“吾”在殷商汉语中就已经出现;“吾”是从“我”分化而来的;“吾”的产生是焦点语义表达和句子韵律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吾”合流与汉语音韵演变和汉语韵律结构改变有密切关系,“余(予)”、“朕”之间有可能有类似的语音关系;汉语书面语系统和口语系统常处于分离状态;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复杂性与书面语体系的更迭有关。先秦汉语自身发展和汉藏语比较证明汉语自殷商时期起就是内部一致、一脉相承的语言,不是混合语。
  第五章,结论。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依据各自的称数和句法功能有序地存在于代词系统中。殷商汉语和西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是“我”、“余(予)”、“朕”,“台”、“印”的使用次数较少,应属不同时代的方言词。春秋后期和战国时代,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是“我”、“吾”,“余(予)”的使用较少而且语境有限制,“朕”已经退出汉语共同语。春秋后期,汉语书面语体系发生了更迭,原有的、与实际汉语共同语脱节的书面语被摒弃。新的书面语体系不能完全脱离原有的体系,旧系统中的代词还未完全退出,造成了春秋、战国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表面的混乱现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