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阙下《小妇人》中译本比较研究
【6h】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阙下《小妇人》中译本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文化转向”在翻译界的深入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翻译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这种“文化转向”使女性主义思潮与翻译研究相结合,从而导致了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产生。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女性主义译者揭示了长久以来翻译研究中对女性的歧视,强调了译文与原文的平等性,女性主义翻译实践也对传统的翻译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女性主义翻译观中,其翻译过程不断根据女性主义的翻译需要而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其中倾向于采取增补、加前言和脚注、劫持等翻译策略,不断注入女性主义的意识形态,以达到其预期的翻译目的。
  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角度对《小妇人》三个中文译本进行比较与研究。《小妇人》是美国文坛上引起较大反响的小说之一。其作者Louisa MayAlcott早年受到其家庭思想的影响,使当时的一些社会思想,如超验主义、女性独立、妇女权利等后来成为她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而该书又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形进行叙述的,所以就要求译者能通过把握作者的思想与意图在对文章中女性人物形象的翻译时能做出更好的表达甚至再创作。基于以上意图,本文作者选取了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以及不同性别的译者的《小妇人》的三个译本为研究对象。分别是民国时期郑晓沧译本,2000年国内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王之光译本以及2006年北京燕山出版社的金晓非译本。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支撑,通过三个译本对原文各个方面的描述的差别,说明了女性主义翻译观指导下的如添加前言、增补、劫持等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对三个译本从译者的女性意识等外部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与研究总结,审视对原文描述的女性形象,译作是否有淡化和删除,是否有歧视,是否有作者主观的补充。最后得出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下对译者女性意识差异与翻译来研究文学形象会充实丰富文学翻译的研究内容,使翻译理论研究者对传统的文学形象有一个新的定位,从而可以拓宽翻译研究的新视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