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安全合作机制研究
【6h】

“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安全合作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

第一节 相关概念与理论的界定与阐释

第二节 基本阐释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一带一路”战略空间的安全环境现状梳理

第一节 中国国内安全环境现状

第二节 “一带一路”战略陆上空间的安全环境现状

第三节 “一带一路”战略海上空间的安全环境现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一带一路”战略陆海空间的安全合作机制概述

第一节 中亚地区的安全合作机制

第二节 东南亚地区安全合作机制

第三节 中东地区安全合作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个案分析1:上海合作组织的安全合作机制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概况

第二节 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机制及其实践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机制建设成效评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个案分析2:中老缅泰湄公河安全合作机制

第一节 中老缅泰湄公河安全合作机制的缘起

第二节 中老缅泰湄公河安全合作机制的现状

第三节 中老缅泰湄公河安全合作机制建设成效评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关于进一步完善“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国际安全合作机制建设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国际安全合作机制建设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二节 “一带一路”战略安全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机遇

第三节 加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安全合作机制建设的相关建议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古老的丝绸之路是沿线民众进行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的重要通道,也为我们留下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自中国政府近年提出要建设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来,使营造良好战略安全环境的现实需求随之突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战略环境,而安全合作机制则是保障良好战略安全环境的重要手段。
  本文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安全合作机制开展研究,并形成基本的阐释框架:通过梳理“一带一路”战略安全环境的基本特征和当前安全合作机制建设现状,本文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空间的安全环境呈现“陆上趋稳、海上波动、恐怖主义威胁加剧”的总体态势,且当前安全合作机制建设也呈现“陆强海弱、部分地区缺乏”的明显特征。为此,本文选取陆海两大空间上较为典型的安全合作机制进行个案研究,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安全合作机制和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执法机制进行深度分析。在现状梳理与个案分析基础上,总结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国际安全合作机制建设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言,意在探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国际安全合作机制建设的可行途径与重要意义,进而为中国如何进一步参与地区与全球安全治理这一现实课题提供某些借鉴。
  自倡导建设“一带一路”战略以来,中国领导人相继提出了“正确的义利观”、“包容的文明观”及“合作型的新安全观”,旨在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经济、人文与安全等领域的合作。本文着力研究区域、次区域组织平台上的安全合作机制建设问题,不仅为进一步扩大丝路安全合作提供经验与思路,也为进一步完善中国与阿盟、海合会等的安全合作机制建设提供参照与信心,这些均有助于优化“一带一路”战略空间的安全环境,为丝路上的中外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使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能够赢得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为推进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