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桐城文法对林纾翻译的影响
【6h】

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桐城文法对林纾翻译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范围

第一章 林纾与林译小说

第一节 林纾其人

第二节 选择文言的原因

第三节 林纾的译文与古文

第二章 林纾与桐城派

第一节 林纾与桐城派的关系

第二节 桐城文法

第三节 林纾的古文理论

第三章 桐城文法对林译小说的影响

第一节 在风格方面

一、抑遏掩蔽,伏其光气

二、抒情叙悲,含蓄深婉

三、风趣幽默,庄中寓谐

四、曲绘家常,平易自然

五、写景构图,援引画理

第二节 在结构方面

一、纲领统御,主题明确

二、脉络贯串,前后呼应

三、虚实详略,层叠变化

第三节 在语言方面

一、简洁洗练

二、清丽淡雅

三、含蓄蕴藉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林纾是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从一八九九年到一九二四年,译述了一千二百多万字的外国文学作品,胡适这样赞扬他,“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的第一人”。作品主要涉及英、法、德、日、美、俄等多个国家,近百位作家的185部作品。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读者是通过风行一时的“林译小说”了解了中外文学作品在表达手法上的差异。这也改变了他们的文学观念,他们进入“一个新天地,一个在《水浒》、《西游记》、《聊斋志异》以外另辟的世界。”从此时,文学创作者们开始学习国外写作方法与文学观念,可以说,林纾和他的“林译小说”架构起了中国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过渡阶段的桥梁,“林译小说”在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林译小说”一直颇受研究者的青睐,研究论文俯拾即是。这些论文大都从林纾的翻译过程、“林译小说”的影响与历史评价方面进行。具体到翻译作品本身,也大多都是研究“林译小说”的概况或者林译小说”的不足之处,比如翻译的忠实度,翻译中的误译、删改等。林纾也是著名的古文家,从其古文理论成就而言林纾可以说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林纾用古文翻译西方小说,在翻译中必然受桐城文法的影响。但却少有人从桐城文法的角度探讨“林译小说”与桐城文法的关系。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林纾的翻译作品与桐城文法的关系,理清桐城文法在林纾翻译中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