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集装箱海铁联运港口枢纽站运输组织优化研究
【6h】

集装箱海铁联运港口枢纽站运输组织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集装箱港口研究

1.2.2 铁路港站研究

1.2.3 集装箱海铁联运运输组织及相关问题研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集装箱海铁联运港口枢纽站运输组织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集装箱海铁联运

2.1.2 港站

2.1.3 港口枢纽站

2.1.4 “车船直取”模式

2.2 集装箱港口作业组织

2.2.1 集装箱港口布局

2.2.2 集装箱港口作业流程

2.3 铁路集装箱港站作业组织

2.3.1 集装箱港站概述

2.3.2 集装箱港站作业流程

2.4 港口枢纽站作业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集装箱海铁联运港口枢纽站运输组织协调分析

3.1 港口枢纽站作业组织管理协调

3.1.1 组织管理协调

3.1.2 作业流程协调

3.2 衔接问题

3.2.1 信息衔接

3.2.2 设备衔接

3.2.3 能力衔接

3.2.4 时间衔接

3.3 港站与港口对接模式

3.3.1 铁路进线形式

3.3.2 港站设置在港口外附近

3.3.3 港站设置在港口内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集装箱班列编组优化的运输组织模型

4.1 问题描述

4.1.1 港口枢纽站集装箱周转过程描述

4.1.2 港口枢纽站集装箱运输时间协调影响分析

4.2 模型相关问题研究

4.2.1 多目标规划模型的特点

4.2.2 模型假设

4.2.3 决策变量及参数

4.2.4 约束条件

4.2.5 目标函数

4.3 模型分析

4.3.1 完整模型

4.3.2 模型评价

4.3.3 模型算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算例分析

5.1 算例概况

5.2 港口基础设施平面布置

5.3 港口运输组织

5.3.1 轨道式龙门起重机平均作业时间介绍

5.3.2 集卡平均作业时间介绍

5.3.3 集装箱装卸桥平均作业时间介绍

5.3.4 集装箱班列相关数据介绍

5.3.5 波动时间的确定

5.3.6 船舶到港、离港时刻表及集装箱需求量

5.3.7 其他数据

5.4 算例计算及结果

5.5 算例结论与建议

5.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日趋频繁,给物流业和运输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多式联运也随之蓬勃发展。但海铁联运运输量占多式联运运输量的比例并不高,在海铁联运的运输链中,铁路港站和港口是其中重要的节点,也是各种运输方式,各种作业机械集结的地方,协调好港口枢纽站的运输组织,可以有效的提高港站与港口的作业效率,使得海铁联运的整体运输效率更高,充分发挥海铁联运优势。本文所做的工作主要有:
  (1)界定港口枢纽站的概念,并介绍了铁路港站与港口的运输组织问题以及港口枢纽站的作业流程,分析港口枢纽站的运输组织;
  (2)在一定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港口枢纽站的运输组织协调内容,分为作业组织管理协调、衔接问题、港站与港口的对接模式三个部分。
  (3)运用PERT和CPM的方法研究港口枢纽站的作业流程协调问题,以集装箱班列和集装箱车流为主线画出港口枢纽站的出口、进口作业流程的网络图,给出整个作业流程协调的关键线路,提出集装箱在港口堆场堆存的时间是整个作业流程协调的关键;
  (4)建立集装箱班列编组优化的运输组织多目标规划模型,在满足集装箱的需求量的基础上,使得集装箱在港停留时间最短,这样使得港口枢纽站的运输组织更加高效。
  (5)最后以某港为例,运用集装箱班列编组优化的运输组织多目标规划模型算出最优的集装箱编组内容,验证模型的实际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