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保险公司的整合风险管理——基于公司价值视角的分析
【6h】

保险公司的整合风险管理——基于公司价值视角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前言

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的整合

第二章保险公司的整合风险管理

第三章保险公司整合风险的识别——价值驱动模型的构建

第四章保险公司整合风险的评估和管理

第五章保险公司整合风险管理在我国发展的困境和前景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展开▼

摘要

一、论文的选题和基本思路当前,保险公司所处的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改变:(1)市场环境,竞争的日趋加剧导致利润空间不断地压缩,中国保险业正面临经营模式转变的转折点,各保险公司迫切需要转变竞争模式,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2)法律环境,保险监管方越来越关注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作业,监管范围拓展到公司的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等领域,有关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的指导意见已经或正在出台;(3)许多新的风险不断涌现,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日新月异使人类所处的风险环境越趋复杂化,这些风险往往被人们所忽略;(4)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互动趋势增强,两个市场间的相互影响加深,保险业务与投资业务的联系也日益密切;(5)混业经营态势日益明显,保险公司需要对其不同的业务加以整合。随着保险公司风险环境的改变,传统的风险管理的适用性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已经大打折扣,新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呼之待出。当前保险公司主要采用分职能部门或流程的风险管理模式,各部门对自身的风险进行相对独立的管控,缺乏对风险单位间有机联系的关注,由此导致风险管理的不足或过度,进而造成损失的加大或资源的浪费。另外,保险公司的管理层往往过于关注股东方或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了经营环境中其它关系方(包括员工、客户和社会)的利益,将公司价值最大化等同于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其它关系方利益的受损对公司而言同样是潜在的风险,因此管理层需要站在系统和全面的角度对自身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基于当前国内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缺陷,结合国外风险管理的最新态势,笔者试图将“整合风险管理”(IntegratedRiskManagement)这一新的理念应用于对国内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当中,从公司价值的视角构建保险公司整合风险管理的模型,并探讨整合风险管理在中国特殊环境下的适用性,包括其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和未来发展前景。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答的是什么是“整合风险管理”,首先对风险和风险管理(即什么是“风险”,什么是“风险管理”)进行综述性的介绍,因为“整合风险管理”同样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对它的分析同样需要遵循风险管理的一般框架和流程,即对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等。另外对风险和整合风险的区分有助于突出当前风险管理的最新态势和整合风险管理的前沿性;其次,分析为什么需要对风险进行整合,进而引入“整合风险管理”的概念;最后是关于“整合风险管理?产生和发展的背景,这也是“整合风险管理”率先在欧美国家诞生和流行的根源,鉴于当前中国也正面临这些背景因素,“整合风险管理”在中国也有其环境土壤。然而,毕竟中西方的经济、法律和社会环境存在很大的区别,一方面,整合风险管理在中国的实施肯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从而为后面探讨整合风险管理在中国实施困境的分析作铺垫。另一方面,环境的差异也向我们昭示了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整合风险管理理论和模式的重要性。第二部分,笔者试图构建保险公司“整合风险管理”的一般流程和模型,这也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和主要内容。首先,基于保险业的特殊性,对保险公司整合风险管理的研究必须结合保险经营的实践。笔者首先对保险公司的整合风险管理进行一个总体的介绍,包括:1.保险公司传统风险管理的弊端,反映整合风险管理实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及整合风险管理优势所在;2.保险公司整合风险管理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对背景的探讨旨在于描述当前保险公司所面临的风险环境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进而引起保险公司管理层的关注,并对自身的风险管理系统作出改进。文章描述的主要是当前国际环境的变化,将其与当前中国的现实和特殊环境相对照,对于将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整合风险管理模式有重大的意义。3.提出保险公司整合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全文其后则围绕这个理论框架展开讨论,详细分析框架内各流程的具体内容;其次,对保险公司的“整合风险”进行识别,笔者建议构建保险公司的价值驱动模型,充分识别影响公司价值的各风险点,并对各风险点的联系加以考察,例如保险公司资产风险、负债风险以及资产负侦匹配的风险。另外,判断各风险点对保险公司价值的影响程度也有助于实现有限风险管理资源的优化分配;再次,对保险公司的“整合风险”进行评估,即对风险大小进行衡量,只有认识到自身面临风险的大小并考虑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管理资源,才能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评估的方法主要采用财务管理理论当中的企业价值模型,即现金流贴现模型,另外结合当前风险管理的一些前沿技术例如风险值VAR、资产负债管理(ALM)、风险资本等介绍“整合风险”评估的一些其它方法。不同的分析方法主要基于不同的角度,方法的适用性则要考虑到公司自身的实际和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最后,主张通过风险与资本的整合来实现对保险公司“整合风险”的管理,其出发点是公司EPS的最大化和力求实现最佳的资本结构。对当前保险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行拓展,引入“风险资本”这一新的资本要素,通过风险转移的安排,实现公司资本的释放,并增加公司的净收益,进而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另外,由于考虑到充分的整合风险管理实施的局限性,例如风险管理资源的有限性、公司治理的缺陷,提出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技术进行整合,探讨风险管理资源最优分配的方法。第三部分,是对整合风险公司在中国保险界实施的困境进行讨论,分析限制“整合风险。管理”的诸多因素,并结合中国保险公司面临的环境改变对“整合风险管理”在中国发展的前景进行展望。 三、论文的主要贡献1.论文的选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当前保险公司普遍存在着“重业务轻管理”的现象,虽然中国保险业长期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然而由于忽视业务质量的控制和自身的风险管理,保险业的发展已经开始进入了颈瓶阶段。相比较以往30%多的增长速度,2004年第一季度寿险业甚至出现负增长。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引起保险公司管理层和监管机构的重视,开始探索自身的风险管理模式。风险环境的巨大变化也是各保险公司无法回避的现实,为了应对这些变化,迫切需要转变原有的风险管理模式。2.论文选题的前瞻性整合风险管理技术虽然在欧美国家已经十分流行和普及,然而对中国保险界来说还属于新事物,更不用说运用到经营管理实践当中。这与中国当前保险市场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大关系,然而随着保险市场的开放和发展进程的加快,保险公司所处的风险环境产生了很大变化,整合风险管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和发展的。 3.内容新颖 目前,关于保险公司整合风险管理的研究在国内几乎是一片空白,少数相关研究也仅是概括性的介绍,缺乏系统性。在论文的研究内容方面,笔者不仅仅是引入整合风险管理的理念,还根据保险公司的经营实际尝试构建整合风险管理的框架和模型,并结合当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现状分析制约整合风险管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内容相对全面、系统和具体,并且提出了有一定新意的观点。 鉴于当前理论界对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研究尚局限于分流程和部门的分析,仍是对展业风险、承保风险、理赔风险、服务风险、后援支持风险等进行分别讨论,缺乏从公司整体、全面和系统的角度进行研究,风险管理技术的介绍也只是针对各类独立风险。从这个角度来说,论文的视角相对比较新颖和前沿,在保险公司风险理论研究上有一定的创新。另外,也基于国内保险公司风险管控意识的陈旧性和技术的相对落后,希望论文能够唤起保险公司管理层转变其风险意识,尽快就风险环境的变化达成共识,并对公司风险管理系统作出改进,实施整合性风险管理,实现经营环境中各方的共赢。

著录项

  • 作者

    陈晓峰;

  •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
  • 学科 金融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林义,傅代国;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保险管理 ;
  • 关键词

    风险管理; 保险公司; 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