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九寨沟旅游可持续发展探索
【6h】

九寨沟旅游可持续发展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章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综述

1.1巴特勒“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

1.1.1探索阶段

1.1.2参与阶段

1.1.3发展阶段

1.1.4巩固阶段

1.1.5停滞阶段

1.1.6衰退阶段

1.1.7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相关学者的研究

1.1.8云南民族村生命周期的研究

1.2 SWOT分析法

1.2.1机会分析

1.2.2威胁分析

1.2.3内部环境分析(优势与劣势分析)

1.3系统理论

1.3.1系统基本概念

1.3.2系统分析

1.4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

1.4.1平衡计分卡基本原理

1.4.2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1.4.3行动计划

第二章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2.1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1.2可持续发展的历程

2.1.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2.2旅游可持续发展

2.2.1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2.2.2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国际上的实践

2.2.3旅游可持续理论发展在国内的研究与实践

第三章九寨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3.1九寨沟旅游生命周期分析

3.2九寨沟的管理体制

3.2.1管理模式

3.2.2保护与开发模式

3.2.3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3.3通过SWOT分析九寨沟旅游业

3.3.1九寨沟旅游的优势(Strength)

3.3.2九寨沟旅游的劣势(Weakness)

3.3.3九寨沟旅游的机遇(Opportunity)

3.3.4九寨沟旅游的威胁(Threat)

第四章九寨沟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措施

4.1九寨沟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运用系统理论分析

4.1.1九寨沟旅游地系统描述

4.1.2九寨沟旅游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4.2九寨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运用平衡记分卡分析

4.2.1加大九寨沟自然保护力度

4.2.2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4.2.3营造社会环境和氛围

4.2.4强化政府管理职能

4.2.5旅游产品创新

4.2.6细分市场,建立分销渠道

4.2.7发展集约型旅游,带动区域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作为珍贵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在发展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对景区周边生态环境、本土文化等方面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甚至威胁。如何合理利用资源、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日益成为更加关键的景区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谋求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和谐发展。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一切产业都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 九寨沟旅游区地处川西北,景区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以高山湖泊群、瀑布群及钙化滩流为主体,同时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极具科学研究和旅游价值。景区自1984年对外开放以来,先后被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绿色环球21”;游客人数从1984年的2.7万人次增至2006年的231万人次,增加近84倍,旅游收入达创记录的4.5亿元人民币。短短20几年的发展,九寨沟旅游业的对外知名度和旅游基础设施都有了极大提高。与此同时,也面临诸如自然保护、环境容量、游客结构、管理水平等压力与问题。因此,九寨沟如何更好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九寨沟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首先,本文对所应用的各种分析工具作了简要介绍,包括巴特勒“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SWOI、分析法等。“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描述了一个旅游地的发展变化过程一般要经历6个阶段:探索、起步、发展、稳固、停滞和衰落;而SWOT、分析法主要是对景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问题进行的全面评估;系统分析法提出了从结构、功能、层次三个角度对系统进行分析;平衡计分卡则侧重于将企业的战略转化为实际行动,并提供可量度的指标以作评估,籍此可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其次,对本文所涉及到的关于可持续发展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回顾了其发展的历程,并探讨了国内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的在实践中的运用。随后,本文运用以上各种分析工具,联系九寨沟景区实际进行了分析,指出九寨沟应按照系统方法理论,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好社会持续性、经济持续性、环境持续性三个基本要素。并围绕该目标,从社会、政府、管理主题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