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释意派理论视角下的中国文化讲座交替传译实践报告
【6h】

释意派理论视角下的中国文化讲座交替传译实践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Chapter Two Task Process

2.1 Pre-interpretation Preparations

2.2 Field Interpretation

Chapter Three Literature Review

3.1 Definition of Culture-loaded Expressions

3.2 Previous Researches on Culture-loaded Expression Interpretation

3.3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of Translation

3.3.1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3.3.2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in Culture-loaded Expression Interpretation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4.1 Feature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Interpretation Practice

4.2 Case Analysis

4.2.1 Amplification

4.2.2 Free Translation

4.2.3 Transliteration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Appendix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交流变得愈加频繁,口译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对外交流实质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其最大特点之一是涉及大量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例如成语,格言,诗词等,是一个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各国文化的独特性,大多数情况下文化负载词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的表达,这使得译员在此类口译中面临巨大挑战。
  本文是一篇基于作者参与的一场中国文化讲座交替传译的实践报告。本次讲座涉及内容广,理解难度大,且存在大量文化负载词,这给笔者口译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在处理文化负载词的口译理论中,释意理论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理论。释意理论认为,提取源语的意思是口译人员的首要任务。不同于以往传统口译理论,释意理论提出了口译过程的三角模型,将口译过程分为理解,脱离源语外壳和再表达三个阶段。“脱离源语外壳”是最关键的阶段,要求译员不拘泥于源语言的语言模式,抓取说话者所表达的意思并将其传递给目标受众。笔者从释意理论的视角对本次口译实践进行分析,总结了三种口译策略:增译、意译和音译,并结合口译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分析其运用。本文得出结论,在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上,运用增译、意译和音译策略可以有效地提取和传达词汇内涵。此外,适时地综合运用多种口译策略能更好地获取说话者意图,使目标受众更好地理解讲座内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