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利率市场化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以XX农商行为例
【6h】

利率市场化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以XX农商行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研究内容和框架

1.3.2研究方法

1.3.3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1.3.4本文的创新之处

1.3.5本文可能存在的不足

2 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

2.1 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2.2 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2.2.1农村商业银行行业分析

2.2.2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环境分析

3 利率市场化给农村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1利率市场化给农村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3.1.1为农商行营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3.1.2加快推动农商行的业务转型升级

3.1.3有利于农商行客户结构的优化

3.2利率市场化给农村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3.2.1资金定价难度增加

3.2.2风险管控能力受到挑战

3.2.3利率风险管理难度上升

3.2.4盈利能力明显削弱

3.2.5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4 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农村商业银行影响的案例分析

4.1以XX农商行作为分析对象

4.2 利率市场化对XX农商行的影响

4.2.1 利率市场化对XX农商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4.2.2利率市场化对XX农商行利率风险的影响

4.2.3利率市场化对XX农商行经营风险的影响

5 农村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与建议

5.1建立定价体系,提高定价能力

5.2完善利率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控水平

5.2.1建立利率风险防范组织机构

5.2.2做好利率走势分析,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5.2.3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对利率风险管理类人才的培养

5.2.4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严格执行风险管理程序

5.2.5健全完善利率风险内控机制,提高对利率风险的防范

5.3加强金融创新,提升竞争力

5.3.1以客户为导向进行创新

5.3.2以电子渠道与传统渠道相结合进行创新

5.3.3以拓展中间业务提升综合竞争力

5.3.4以合理定位及加速转型提升综合竞争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产物,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更为公平与高效的运营环境。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央行对利率管控逐渐放宽,决策权掌握在市场手中,受其供求关系影响。从国外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历史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对各大银行的冲击是比较大的,有些银行甚至难以应对全面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而濒临破产,中小银行及地方性银行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在此背景下,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绝大多数银行必然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本文以农村商业银行为切入点,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其发展起到的作用。农村商业银行一直服务于“三农”与中小微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是比较大的,是整个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金融分支。由于农村商业银行一直以来都以存贷利差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利率限制的放开必将大幅缩减农村商业银行的净利润,而农商行在定价能力、风险管理水平、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又均处于劣势状态,综合各方面因素,农村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所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因此,中小银行,尤其是农村商业银行在面临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如何通过一系列变革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决定它们能否继续维持下去的关键,针对农村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这个问题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以XX农商行为例,分析利率市场化给XX农商行盈利能力、利率风险和经营风险带来了哪些变化,在探讨案例的过程中得出这些变化的普遍存在性,从而为本文最终提出如何促进农商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升级,如何增强盈利能力和应对风险能力的实施方案做了铺垫。
  本文首先对利率市场化后的影响进行了国内外文献的整合,阐明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同时讲述了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其次,说明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当前形势,详细研究了利率市场化给其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然后,对某农村商业银行——XX农商行从财务分析、利率风险分析、经营绩效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指出了利率市场化对 XX农商行产生了哪些影响。最后,本文在普遍性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农村商业银行可以从建立定价体系,提升定价能力;完善利率体系建设,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创新金融产品,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增强自身竞争力等方面较好的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从而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经营。在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本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