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学生生存性发展的职业教育课程管理
【6h】

基于学生生存性发展的职业教育课程管理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及使用授权声明

序言

一、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学生的生存性发展

二、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职业教育的课程管理

三、职业教育课程管理的策略

四、职业教育课程管理的价值取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是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大胆提出的“论断”,尽管该“论断”不能概括职业教育的全部,但这也反映出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处境和任务,本文的写作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和思维作为逻辑起点的。 作为以就业为根本目标的职业教育,其基本价值取向应有一个合理的定位,那就是学生的生存性发展,所谓生存性发展是指以学生的生存性需要为基础,通过提升学生的生存技能,以改变学生的生存方式,从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学生生存性发展的有效教育方式是实施生计教育,即是使学生能够具有获得就业的优先机会、具备转岗的能力,能够从事相关的技术、技能性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较好的报酬,并具有在工作中进一步提升的潜质。 为了使学生具有获得成功生计的能力,职业教育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创设教育条件,其着力点就在于对传统课程的改造。表面上看课程改造是一个技术问题,但从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的整体上看,它却是一个管理问题,因为无论是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评估等方案的设计,还是课程建设、课程实施的展开,都需要统一的设计、组织和有效机制的推动,其中建立有效的课程管理机制特别是课程的决策机制、精品课程建设机制、课程研究机制、课程效果评估机制、课程实施保障机制,是课程管理这一需要较高技术的管理项目的核心。 但机制毕竟只是一种推力,要取得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成效还需要确定相应的策略,也就是找到相应的突破口或抓手。当前的社会发展和客观现实需要职业教育重构人才培养素质结构、再建学校育人模式、搭建课程孵化平台、展开果程设计、规范核心课程文件,从这五个方面着手,可有力推进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和实施,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课程管理成效的基本策略选择。 在分析了职业教育课程管理的思路和操作技术以后,有必要进一步提炼课程管理的理念,以使职业教育的课程管理思想得以升华。其理念体现在五个价值取向上: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技术中心的价值取向、经验至上的价值取向、证书目标的价值取向、生存文化的价值取向,其中前四个价值取向是职业教育课程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生存文化的价值取向又是对前四个价值取向的进一步概括,这种概括的意义在于,通过确立生存文化的课程管理理念,并以此统领课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而提升职业教育课程管理的内涵,实现职业教育课程管理的特色化。尽管“也许我们知道文化和自己息息相关,然而倾自己之所知也不见得足以讲出文化是什么。”(伽德默尔),但有了自己的文化即便还是一种很模糊的文化,也可以表明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已升华到了一种新的境界,或者说职业教育已开始具有了自身独立的文化特征,这种特征是职业教育个性化的表现,也是职业教育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