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意在笔先”的当代解读——兼论非构思“意在笔先”状态的生成培养
【6h】

“意在笔先”的当代解读——兼论非构思“意在笔先”状态的生成培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 言

上篇、何谓“意在笔先”

中篇、对构思主义“意在笔先”论的批判

下篇、非构思“意在笔先”写作状态的生成与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研究生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意在笔先”起源于古代艺术理论,也是当代写作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命题。主流的构思论写作学理论通常将“意在笔先”理解为在表达前确立好主题,或构想好具有艺术完整性的形象,或安排好结构、提纲,形成完整充分的构思成果之后再进行行文表达。此时,“意在笔先”之“意”更多地是“构”而“思”之获得的“意”,是在表达前就通过理性设计安排好了的确定化清晰化的“意”,甚至还可能是通篇考虑精心布置后形成的严整的提纲和“蓝图”,这个“蓝图”在行文时就成了表达的“法律”依据和基本框架。遗憾的是,通行的写作学教材对于这样一个命题本身并没有做出完整的理解和认真的清理,只是从建构理论体系的需要出发,对“意在笔先”进行简略的表面的说明,就把它当成一个“定则”来支持其构思主义写作过程观。 而在中国的传统艺术理论的视域下,“意在笔先”的原初含义更多的是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凝神”“心游”等方式来培养一种虚静空灵的自由创作状态,在这种最佳创作状态下将潜在的情志等因素唤醒,成为主体所欲表达的“意”,然后将心意灌注笔端,以意为统帅、为向导,用笔随意;同时在创作过程中不把“意”固定和限制下来,让“意”能够自由推动思维和表达的进行,把外在技巧的运用化入内在精神生命的抒发之中,随意所适,依意忘技。这也是注重生命体验与生命抒发的中国艺术精神的魅力所在。 在创作实践中,将“意在笔先”理解为确立主题、确立形象、预先进行结构布置,形成构思成果等都不能完全描述写作行为的真实。构思论写作学“构思——表达”的写作过程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线性的、抽离写作行为语境的“假想”。而“意在笔先”之“意”具有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它是不应该预先被外在的概念或目的所预设,不应该在表达前就被确定和凝固,不应该也不能完全通过理性的思虑来进行把握、设计和确立的。一定要将它限制和凝固下来,就可能导致行文的约束性和不自由感,压制写作行为的生成性、未完成性和开放性,使作者丧失对写作的激情、兴趣和动力。 正因为“构思”框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写作行为的束缚和枷锁,所以对其进行清理和反思,使写作理论逼近写作行为的真实就显得相当必要了。在非构思写作学视野下,“意在笔先”之“意”是在写作行为中逐渐被“唤醒”而显现,由不自觉走向自觉,由潜藏走向出场的。“意在笔先”的过程也就是在写作文化的控制下,主体的美学追求、情感体验、意图态度等背景性因素,被唤醒而成为写作主体最想表达的东西,成为文章的“胚胎”或“基调”。它包含着未来文章的基本要素,但是并不固定、清晰,它推动着写作思维的展开,指引着表达的方向。随着写作行为的进行,这个“胚胎”通过“复制”,在不同的尺度上,不断地生成、丰满起来,从最初的所欲表达变成了最后的已然表达,实现“意在笔先”和“意随笔生”的统一。构思论写作学和非构思写作学在境界上的差别也就体现于此。 非构思“意在笔先”状态的生成和培养主要通过主体心灵背景的建构与唤醒,情感的调节,意志的调动,写作动机的触发,心境的培养、文章“基调”和“胚胎”的获得等几个层面进行,最终走向心灵自由、思想自由、思维自由的写作境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