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以成都三圣乡为例
【6h】

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以成都三圣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实践意义

2.相关概念及研究进展

2.1乡村旅游的起源和相关概念

2.1.1乡村旅游的起源

2.1.2乡村旅游的概念及类型

2.2社区及社区参与

2.2.1社区的概念及类型

2.2.2社区参与

2.3国内外旅游社区参与研究

2.3.1国外旅游社区参与研究

2.3.2国内旅游社区参与研究

2.3.3国内对社区利益分配的实证研究

3.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利益分配的宏观研究

3.1财富的内涵和来源

3.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扩展

3.2.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3.2.2价值悖论

3.2.3价值悖论的产生的原因

3.2.4劳动价值论的扩展

3.3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3.3.1马克思地租理论的一般原理

3.3.2马克思地租理论所阐释的特定对象

3.3.3地租理论在我国土地市场的应用

3.4社区居民在乡村旅游中的利益分配

3.4.1社区居民获取利益的主要形式

3.4.2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利益分配存在的问题

4.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利益分配的微观研究

4.1利益相关者理论

4.1.1利益相关者理论

4.1.2利益相关者分类方法

4.1.3旅游业中利益相关者界定

4.2博弈论

4.2.1博弈论发展及应用

4.2.2乡村旅游中的博弈分析

4.2.3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4.2.4社区居民与政府、旅游企业的博弈分析

5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实证研究——以成都三圣乡为例

5.1成都市三圣乡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5.2三圣乡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5.2.1政府主导 科学规划 差异性发展

5.2.2景观设计生态化

5.2.3花卉产业与休闲旅游交相辉映

5.3三圣乡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5.3.1三圣乡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宏观层面分析

5.3.2三圣乡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微观层面分析

5.4三圣乡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解释与展望

5.4.1三圣乡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解释

5.4.2三圣乡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展望

结论与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外出旅游日益成为人们最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乡村旅游以其独有的特性成为城镇居民快节奏工作、生活之余放松身心的首选。20世纪90年代后,这种产业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但是,乡村旅游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分配不公的现象也引起了政府和业界学者的广泛关注。我国农村土地转让存在制度缺陷,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乡村社区天然缺乏资金和产业经验;社区居民劳动技能低下……种种因素的制约使社区居民在乡村旅游的利益分配中居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这与我国目前大力提倡的“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政策目标是不符的。因此,如何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构建一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不仅具有完善旅游理论的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成都市三圣乡乡村旅游开发为例,从社区居民参与的角度研究乡村旅游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阐明研究问题的由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阐述了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及研究进展,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社区和社区参与的概念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并对国内外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要从偏重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 第三部分为宏观理论研究,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地租理论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应用,指出社区居民获取利益的主要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为微观理论研究,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明确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利益主体,并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各利益主体的博弈策略。 第五部分从宏观和微观分别对成都市三圣乡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总结利益分配形式,定量分析社区居民的认知和感知态度,指出其博弈策略;并对三圣乡社区居民参与下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机制进行了解释和展望。 第六部分对全文做了简要的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