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迟子建文学创作中的家园母题
【6h】

论迟子建文学创作中的家园母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家园——永恒的文学母题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的原因及课题研究的意义

三、母题和家园母题概念的梳理

第一章丧失家园

第一节自然家园的丧失

一、大自然随风飘逝

二、“祭奠鱼群”

第二节灵魂家园的荒芜

一、精神与肉体的分离——现代人的生活状态

二、拯救人的精神就是拯救人的灵魂

第三节家园回归的悖论

第二章何以失乡

第一节自然家园丧失的原因

一、“文明是个隐形杀手”

二、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

第二节现代文明对灵魂家园的的吞噬

一、现代文明对人的个性化和想象力扼杀

二、现代文明对人类原始生存能力的扼杀

三、现代物质文明导致人情冷漠和人性扭曲

第三章建构家园

第一节回到自然

一、对故乡的深情回望

二、人在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第二节回到童年

一、童年生活的回望——人生最初的乐园

二、童心未泯——为家园注入活力

第三节回到心灵

一、暖暖的真情——人生情感的依凭

二、美好的人性——灵魂家园的核心

三、悲悯情怀——灵魂家园的真谛

四、苦难中超脱——灵魂家园的支柱

结语

一、建立在现实之上充满人性关怀的家园

二、文坛中的“逆行精灵”

参考文献

后 记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文学视野中有独特价值和魅力的作家,纵观迟子建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不难发现对家园的坚守已成为迟子建创作的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情结,她一直在用纯美的向往守卫家园,同时对现代文明提出质疑,执著地为人们建构一个和谐的家园。本文通过对迟子建家园母题的梳理来认识迟子建作品在新时期社会背景和文学背景下的独特价值—批判现代科技文明,从而清除掉文明给我们的灵魂蒙上的厚厚的尘土,还生命以本来的颜色,呼吁人们按照人的自然、真诚的天性来生活,为现代人建构一个理想的家园。 本文将论述迟子建作中的家园母题,全文共分为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前言介绍了迟子建研究现状、选题的原因及课题研究的意义以及对家园和母题两个概念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对家园的书写是一个永恒的文学母题。正文部分以自然家园和灵魂家园为线索来探讨迟子建创作中的家园母题,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现代人的失乡,这一章论述了迟子建在作品中所展示出现代人的生活状态,无论自然家园,还是灵魂家园都已经荒芜了,表达了作家对现代人的生活状态的深深的焦虑;第二章,紧接第一章末尾提出的问题,探讨迟子建对人类家园丧失的原因的剖析,第三章,执著建构和谐的理想家园,本章从回归自然、回归童年和回归心灵来论述迟子建精心建构的家园的特征。结语部分:通过迟子建创作中的家园同她类似的沈从文作品中的家园对比,以及同生态文学的对比,来挖掘出迟子建作品在新时期社会背景和文学背景下的独特价值—批判现代科技文明,从而清除掉文明给我们的灵魂蒙上的厚厚的尘土,还生命以本来的颜色,呼吁人们按照人的自然、真诚的天性来生活,为现代人建构一个理想的家园。

著录项

  • 作者

    王英;

  •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邓利;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新体小说;
  • 关键词

    迟子建; 文学创作; 家园母题;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