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人格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
【6h】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人格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问题提出文献综述

1.1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问题提出

1.1.2研究意义

1.2大学生人际关系综述

1.2.1.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定义

1.2.2.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1.2.3.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

1.2.4.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概况

1.3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概况

1.3.1.什么是积极

1.3.2.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2.3.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3.4.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3.5.积极心理学的贡献

1.4积极人格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综述

1.4.1.研究综述

1.4.2.对人格类积极力量的定义

1.5研究总体设计

1.5.1研究目的

1.5.2研究假设

1.5.3研究过程

2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实证研究

2.1研究过程

2.1.1研究方法

2.1.2研究工具

2.1.3被试

2.1.4施测方法

2.1.5数据处理

2.2研究结果

2.2.1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总体状况

2.2.2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基本状况

2.2.3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人格的相关研究

2.2.4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人格的多元回归分析

2.2.5大学生人际关系各因子与人格的多元回归分析

3总结讨论

3.1大学生人际关系总结讨论

3.1.1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总体状况

3.2大学生人格特质状况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3.3大学生人格类积极力量与人际关系的研究

3.4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策略

3.4.1优化大学生的人格

3.4.2各系(各学院)以年级为单位定期举行半开放式团体辅导

3.4.3发挥学生思想工作者优势

4研究结论及不足

4.1研究结论

4.2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揭示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和大学生人格现状以及两者在各维度上的差异,探寻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人格类积极力量,探讨培养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很多实验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人际关系。本文研究人格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一方面拓展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维度,验证和运用积极心理学有关理论;另一方面也给有关部门进行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和一定的借鉴意义,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帮助,同时也为有人际困扰的大学生探索自己提供启示,使其更好的了解自我、寻找自信心、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促进个体成长和自我实现,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本文应用美国心理学家(R.B.Cattell)编制的《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量表》和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等人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10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使用SPSS16.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约半数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良好,其余半数在人际交往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扰,与异性交往方面存在困扰最多。
   2.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同专业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年级、性别、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学业成绩的不同造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显著差异。就年级而论,大一的状况最好,其次是大四、大二、大三;就性别而论,女生好于男生;就生源地而论,农村籍学生好于城镇籍学生;就家庭经济状况而论,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好于很好和较差的;就学业成绩而论,成绩处于中游偏下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最好,其次是中游偏上、中游、下游、上游。
   3.在16种人格因素中,除实验性与人际关系各因子都不相关外,其他15种人格因素都与人际关系总分或因子呈显著相关。人际关系总体状况与智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世故性、自律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怀疑性、独立性、紧张性呈显著负相关。
   4.兴奋性、忧虑性、稳定性、自律性、幻想性、怀疑性、独立性、乐群性、世故性对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