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培养研究
【6h】

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培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研究背景

1.1历史与现实背景

1.2心理学背景—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2文献综述和问题提出

2.1感恩概念的界定

2.1.1感恩

2.1.2感恩的结构

2.1.3本研究对感恩意识的界定

2.2有关感恩意识的研究

2.2.1感恩意识的影响因素研究

2.2.2感恩意识的发展特点研究

2.2.3感恩意识的培养研究

2.3对已有研究的总结

2.4研究目的

2.5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

2.5.1研究问题

2.5.2研究假设

2.6选题意义

2.6.1理论意义

2.6.2实践意义

3研究设计

3.1研究方法

3.2研究对象

3.3研究工具

3.3.1改编的《小学生感恩意识问卷》

3.3.2自编的《父母影响的调查问卷》

3.3.3《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亲密性、矛盾性分量表》

3.4施测程序

3.4.1初测

3.4.2正式测试

3.5数据分析工具

4研究结果

4.1小学生感恩意识的描述性分析

4.2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特点

4.2.1性别、年级在小学生感恩意识上的多元方差分析

4.2.2年级在小学生感恩意识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4.2.3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差异分析

4.2.4不同居住地的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差异分析

4.3父母影响、家庭氛围对小学生感恩意识的预测

4.3.1父母影响、家庭氛围与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关系

4.3.2父母影响、家庭氛围对小学生感恩意识的预测

4.3.3感恩认知多元回归

4.3.4感恩情感多元回归

4.3.5感恩行为多元回归

5讨论

5.1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特点

5.1.1小学生感恩意识的总体情况

5.1.2小学生感恩意识在年级上的差异

5.1.3小学生感恩意识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5.1.4小学生感恩意识在居住地上的差异

5.2小学生感恩意识与父母影响的关系

5.3小学生感恩意识与家庭氛围(亲密性、冲突性)的关系

5.4父母影响、家庭氛围对小学生感恩意识的预测

6结论与应用

6.1结论

6.2培养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建议

6.2.1重视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影响

6.2.2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时要考虑到城乡差异

6.2.3同等关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

6.2.4重点关注小学生尤其是五年级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7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1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7.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儿童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唤醒儿童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已经逐渐成为学校德育中很重要的部分。已有研究发现,感恩意识的内涵与结构没有明确的界定,有关感恩意识影响因素的研究也较薄弱。
   本研究探讨了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特点,同时也探讨了父母影响及家庭氛围对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影响。采用问卷法,选取500名小学生作为被试进行测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多元回归等,得到如下研究结果:
   (1)小学生在感恩意识各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通过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四年级小学生在感恩意识各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五年级小学生,五年级小学生在感恩意识各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六年级小学生,而四、六年级小学生之间则无明显差异。
   (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感恩意识的施恩和感恩亏欠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独生子女在施恩和感恩亏欠因子上的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
   (3)城市、农村小学生在感恩意识的感恩亏欠和感恩认知上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城市小学生在感恩认知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农村小学生,在感恩亏欠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农村小学生。
   (4)小学生感恩意识的总体情况较好,各因子的均值都在3以上。均值最大的因子是感恩珍惜,最小的是感恩亏欠。
   (5)父母影响、亲密性家庭氛围与感恩意识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冲突性家庭氛围与感恩意识的感恩认知、记恩、谢恩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
   (6)父母影响对感恩意识的各维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亲密性家庭氛围对感恩意识的感恩认知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