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一学生物理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探析及教学应对措施
【6h】

高一学生物理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探析及教学应对措施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 研究背景

1,1.1 概念界定

1.1.2 习得性无助感理论的研究进程

1.1.3 习得性无助感理论的发展现状

1.1.4 学业领域对习得性无助感的研究情况

1.2 研究意义

2 调查问卷实施及分析

2.1 问卷

2.2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2.3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习得性无助感的表现

3 物理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的成因分析

3.1 主观因素

3.2 客观因素

3.2.1 社会因素

3.2.2 家庭因素

3.2.3 学校因素

3.3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中导致习得性无助感产生的特定因素

3.3.1 高一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3.3.2 高一物理的教学特点

4 解决高一学生物理习得性无助感产生的对策研究

4.1 排除主观影响

4.1.1 端正学习心态-克服考试焦虑

4.1.2 改变归因方式-正确归纳考试失败的原因

4.2 优化客观条件

4.2.1 减少父母及社会对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

4.2.2 做好初中与高中物理衔接工作帮助学生顺利跨越“台阶’’

4.2.3 利用物理学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4.2.4 改进传统评价方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4.2.5 注重人格魅力做内外兼修的好教师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习得性无助感问卷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习得性无助感是一个心理学词汇,指的是一个人拥有了挫败的人生阅历之后,面临相同情景时,在行为、情感、认知上产生的负面的心理状态。这一理论起初用于动物身上,后来证实人的身上同样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并逐渐将这一理论发展至学业领域。本论文对物理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的概念做了界定,认为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由于经历挫折或考试失力或者其他情感方面的消极因素的影响,在之后的物理学习中没有动机、没有成就感、甚至在物理科目的学习中处于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的一种心理现象就是物理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感。
  由于高一年级学生正面临新旧知识结合、思维模式转变的上下衔接时期。这一阶段不仅在时间上具有特殊性,学生在心理上也据有这一时期的独特性。研究高一学生物理学习习得性无助感的意义在于,希望可以找到有效的措施预防学生在高一年级就对物理学习产生这样的心理。
  本论文第二章针对高一年级物理习得性无助感的现状进行调查。利用自编问卷,对四川的成都、眉山、泸州1000名高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无助感程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并不显著,但基于个别学生而言,确是存在了无助感。鉴于这种情况,为了解决初入高中学生物理无助感的产生,寻求有效的策略和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论文的第三章是对产生无助感原因的陈述。在主观原因中分析了考试焦虑、学习目标不当、归因方式不良对学生带来的影响。在客观原因中,重点放在学校因素中的教师方面。在高一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的特定因素方面分析了高一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高一物理的教学特点,并从具体实例出发做了详细阐述。
  第四章为对策提出。主观上,学生自身要克服考试焦虑、学会合理的归因途径。客观方面,除了社会、家庭要尽到自己的职责外,教师行为更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针对教师行为,本文提出了五条解决措施,在具体案例的分析下,明确了这些措施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为高一物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自己的拙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