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边茶对脂肪酸合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6h】

四川边茶对脂肪酸合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1、文献综述

1.1脂肪酸合酶的概述

1.2动物脂肪酸合酶的结构和功能

1.2.1经典的动物FAS结构模式

1.2.2改进的动物FAS结构模式

1.2.3最新的动物FAS晶体结构

1.3脂肪酸合酶与人类重大疾病的关系

1.3.1脂肪酸合酶与肥胖症的关系

1.3.2脂肪酸合酶与癌症的关系

1.4脂肪酸合酶抑制剂——减肥与抗癌的新秀

1.4.1浅蓝菌素(cerulenin)与C75

1.4.2酯型儿茶素类化合物

1.4.3有减重抑食功效的中草药

1.4.4其它抑制剂

1.5茶叶的分类与功效

1.5.1茶叶起源及分类

1.5.2茶叶的药理功效

1.6茶叶中有关多酚类成分的研究

1.6.1绿茶中的儿茶素

1.6.2红茶中的茶色素

1.6.3黑茶中的茶色素

1.7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2、材料和方法

2.1实验材料

2.2实验仪器

2.3实验方法

2.3.1 FAS的分离提纯

2.3.2 FabG的分离提纯

2.3.3边茶的萃取

2.3.4 FAS活性测定

2.3.5 FabG反应活性测定

2.3.6 DMEM培养基配制

2.3.73T3-L1前脂肪细胞制备

3、结果与分析

3.1脂肪酸合酶的纯化

3.1.1纯化动物FAS

3.1.2大肠杆菌β-酮酰还原酶(FabG)的诱导和纯化

3.2最佳萃取条件

3.2.1最佳萃取溶剂

3.2.2萃取时间及温度的影响

3.2.3开水泡茶的萃取效果

3.3不同年份边茶提取物对FAS的抑制作用

3.3.1对FASⅠ的抑制作用

3.3.2对FabG的抑制作用

3.4不同茶类抑制FAS能力的比较

3.4.1对FAS Ⅰ的抑制作用

3.4.2对FabG的抑制作用

3.5边茶提取物对FAS的抑制动力学

3.5.1可逆抑制动力学

3.5.2不可逆抑制动力学

3.5.3对酮酰还原反应(KR)的抑制

3.5.4边茶对FabG和KR的慢结合不可逆抑制能力比较

3.6边茶中有效物分析

3.7边茶萃取液对脂肪细胞的抑制

4、讨论与结论

4.1讨论

4.1.1边茶对FAS Ⅰ的抑制作用及条件

4.1.2边茶对FabG的抑制作用及条件

4.1.3边茶对脂肪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条件

4.2结论

5、进一步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 录

展开▼

摘要

脂肪酸合酶(E.C-2.1.3.85,FAS)是参与体内能量代谢的一种重要的酶,它以FAS Ⅰ和FAS Ⅱ两种形式存在。近期的研究发现FAS Ⅰ是治疗肥胖症和新的癌症化疗的潜在双重靶点,而FAS Ⅱ(FabG)抑制剂则有可能成为新型的抗生素:3T3一L1前脂肪细胞是向脂肪细胞的形态转变前体,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即可减少脂肪细胞的增殖。 四川边茶(康砖)是黑茶的一个主要品种,本论文以对边茶提取物对FAS I和FabG的抑制作用,对FAS Ⅰ抑制动力学特征、作用方式和部位,最佳提取条件及边茶泡茶方式的效率,以及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等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讨论。实验结果表明: 1.边茶最佳萃取剂为50%左右的乙醇,在常温下2~3 h即可接近最佳萃取效果。虽然和红茶及绿茶相似,但边茶的纯水萃取效果要好于绿茶和红茶,且温度较高的水提取效果更好; 2.开水浸泡边茶的方法1小时可获得最佳萃取条件下29%的抑制能力,二次泡茶1小时还可以得到类似的抑制能力,两次即可得到超过50%的有效物,比绿茶的开水浸泡效率高出1倍; 3.四川边茶的提取物能够抑制动物脂肪酸合酶(FAS I)的活性,不同年份的边茶提取物对FAS全反应的抑制能力不同,1972年的边茶提取物对FAS的抑制能力最低(IC<,50>值为14.85μg/ml),2001年的边茶对FAS的抑制作用最强(IC<,50>值为5.31μg/ml),抑制能力约是1972年的3倍: 4.边茶提取物对FAS I还表现出较强时间依赖性的不可逆失活作用,其一级失活速度常数分别为:0.127(min.mg tea/ml)<'-1>(快相)和12.1×10<'-3>。(min.mgtea/ml)<'-1>(慢相)。且对酮酰还原反应(KR)有较强抑制,但对没有全反应显著,说明KR功能域不是边茶提取物抑制FAS I的主要作用部位; 5.边茶提取物与底物乙酰辅酶A和丙二酸单酰辅酶A的竞争性质都是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的混合型,这与绿茶对底物的竞争性关系有所差异,这说明两大茶类对FAS I的抑制有效物有所不同; 6.边茶提取物对FAS Ⅱ的β酮酰还原酶(FabG)的抑制作用较强,这与对FAS I中酮酰还原反应(KR)的抑制效果相似;但对FabG的抑制和对.FAS I中KR的抑制能力却不一致,提l{)(物刈两者失活的表现一级速度常数分别为0.126(min·mg tea/ml)<'-1>和0.164(nlin.mg lea/m)<'-1>。去掉抑制剂浓度的影响,其二级速度常数k<,2>分别为5.48×10<'-3>(min.mg tea/ml)<'-1>和6.76x10<'-3>(min.mg tea/ml)<'-1>。这可能与它们结构上的差异有关: 7.边茶萃取液对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抑制脂肪积累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对其抑制表现与对FAS I和对.FabG的抑制有较大差异,在抑制fAS活性实验中效果较好的2001年、1985年等边茶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抑制能力与分化对照组差异却不明显;而抑制能力较差的1972年边茶效果最好,是分化对照组的86.8%,与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 8.边茶提取物分离去除茶黄素和茶红素后,含茶褐素组分的抑制能力与边茶提取物的抑制能力接近,说明这一组分仍保持了原有的大部分抑制活性。由于这个组分并未提纯,茶褐素只占一部分,因此分析茶褐素可能是边茶中抑制fAS的主要活性成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